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武汉职业技术大学:凌家山下校园里,建筑梦与音乐梦一起生长
2025-10-16 15:43:00
作者:
  凌家山下的武汉职业技术大学建筑实训基地里,建工23302班李昱樊正蹲在地上,捏着卷尺反复校准混凝土模型的梁柱节点。工作服袖口沾了圈灰,他没顾上拍;口袋里的手机震了下,是网易云工作室发来的《白色眼睛》母带反馈。这个能在“看图纸”和“写旋律“间自如切换的男生,大一就以3.95的绩点拿了年级第一,如今又在音乐领域站稳脚跟,在武职大走出了一条“不偏科”的成长路。
  学业深耕:把图纸上的细节抠到极致
  2023年秋季刚入学时,李昱樊也怕过建筑力学。《建筑制图》里的三视图像“绕线团”,对着混凝土梁的图纸看半小时,还是搞不懂“构件标高和施工误差”到底啥关系。
  “图纸上一毫米,施工可能差一米。”专业课江俐敏老师的这句话,让他突然醒了神。从那以后,他不再急着赶作业,先泡图书馆借资料,一笔一画在图纸旁画辅助线;实在想不通,就抱着图纸在教师办公室外等候。有一次刚开完会的江老师回办公室,李昱樊马上递过图纸,指着±0.000标高问:“要是施工偏差2厘米,上层结构会受影响吗?”江老师用模型演算了3种后果,他边听边在笔记本上写下“标高是建筑的水平基准线,必须零误差”。
  学复杂力学公式时,他傍晚6点就扎进实验室,对着资料推演力的变化规律,直到弄明白核心原理才离开,走出实验室时走廊的灯早亮了。期末复习,他整理的“错题手册”不像笔记,更像“工程说明书”:重点、易错点标得清清楚楚,涉及实践的知识点,还会附上“实测数据与理论值偏差范围”,备注也是条理分明。
  大一结束,他以绩点3.95、专业第一的成绩稳住了脚跟。那本写满批注的《建筑制图》,至今还放在书桌最上层,扉页上“每一笔图纸,都是对建筑安全的承诺”成了他的学习准则。
  后来他发现,建筑的思维逻辑和“抠细节”的习惯还帮了音乐——编曲遇到复杂和弦,他会像分析梁的受力那样,画“旋律结构图”,把主歌、副歌、间奏的关系拆成“基础层—主体层—装饰层”。“正如盖房子要打地基,旋律也得有支撑点,不然听着飘。”李昱樊说。
  音乐逐梦:从“舞台演唱”到“创作赋能”
  “第一次在校园礼堂唱歌,握麦克风的手心全是汗,差点忘词。”聊起大一参加校园歌手大赛的样子,李昱樊自己都笑了。现在能在舞台上从容表演,他总说“靠学校给的底气”——创乐音乐协会的排练室、“武职好才艺奖学金”的激励,缺一不可。
  当了协会负责人后,他对音乐的“较真”,跟对待专业课没两样。为编原创歌曲《或许之人》,他连续一周课后泡在排练室,电脑屏幕上的编曲软件里,吉他、贝斯、鼓点的音轨排得满满当当。“建筑和音乐都是搭结构的艺术,一个用钢筋水泥,一个用音符。”他的创作里总带着专业的影子,《白色眼睛》的灵感,就来自某次去施工现场——黑白灰的钢筋、笔直的墨线,在他眼里不只是工程构件,还是有韵律的几何图案。
  今年6月参加百事最强音湖北省总决赛,李昱樊的候场包成了“混搭风”,里面装着《建筑材料》复习资料,还有吉他拨片。白天在自习室记“混凝土抗压强度”“水灰比影响”,晚上回宿舍改歌词、调和弦;有次排练到半夜,他突然想起第二天要交《建筑施工技术》实训报告,又开着电脑赶了2小时,“专业课不能落,这是底线。”
  决赛那天,他唱完《白色眼睛》拿了省总冠军,第一时间给专业课老师发了条短信:“老师,比赛赢了!实训报告我提前写好了,明天准时交。”
  现在的他,多了襄阳市音乐家协会理事的身份,还和讯飞音乐、网易云音乐签了版权合作,但没让音乐打乱学业节奏。调整《成为》的混音版本时,他特意把工作留到周末:“周一到周五要上课、去实训基地,周末做音乐,两边都不耽误。”
  连当评委时,他都带着“武职建筑人”特有的认真。在亚洲新人海选湖北赛区当评委,他不光给分数,还会在评分表下方写下建议:“这里气息可以再稳点”“副歌情绪可以再放开些”;回学校当才艺比赛评委,遇到紧张的学弟学妹,他会主动说“我大一也忘过词”“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并不是空话”,用成长经历和感受帮他们放松。
  双向成就:书桌左边是图纸,右边是乐谱
  走进李昱樊的宿舍,书桌的“分工”特别明显:左边摊着《建筑施工技术》教材,书页里夹着张皱巴巴的实训报告;右边摞着三本吉他谱,谱子上满是和弦标记。
  “以前我以为,学建工就得放弃音乐。”翻着乐谱,李昱樊说得实在,“但在学校待久了,我发现优秀并不是单选题。”现在的他,在画结构施工图间隙,会随手记下闪现的旋律灵感;编歌时,也会不自觉用到建筑制图的“对称美学”增添意趣。
  “专业课老师常跟我说:把建筑的严谨用到音乐里,把音乐的灵动融入学习,才可以体现你的优势。”李昱樊说,“我自己也有体会。遇到复杂的工程计算,卡壳时哼会儿歌,反而能理清公式里的逻辑——旋律有节奏感,跟着那个‘劲儿’想,比硬盯着题目管用。”
  在武职大的这些日子,李昱樊没让“建筑梦”和“音乐梦”出现不和谐,反而让它们互相搭了台。“我的书桌左边是建筑,右边是音乐,武职大给了我让两个梦想一起生长的地方。”他说,这里没有“必须选哪个”的标准,只有“你想怎么拼”的可能。
  而李昱樊的故事,恰好印证着武职大“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理念:就像一栋建筑需要梁、柱、墙共同支撑,青春也能靠专业和热爱一起点亮。回望成长路,李昱樊坦言:“不用逼自己‘二选一’,兼顾并不难。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图纸上的线条、谱子上的和弦,自然能奏出好听的旋律。”(通讯员:马小俊)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