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商学院:“小娃娃”撬动“大课堂” 这堂思政课叫好又叫座
饭卡上挂着毛茸茸的“汉堡包”、书包拉链上随风摇曳着“海藻宝宝”……近日,校园里不少学生的手机、书包等物品上都出现了精致小巧的娃娃挂件。全媒体中心记者询问之下,这些挂件竟出自同一堂课——武汉商学院旅游管理学院辅导员王雯靖讲授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些看似普通的小物件,却是思政课上的“硬通货”。
“这个问题,哪位同学愿意分享?”10月21日下午的课堂上,王雯靖的话音刚落,教室里瞬间举起一片手臂。“其实最开始想搞这个‘娃娃挂件’奖励,是被课堂上的‘低头族’刺激到了。”王雯靖回忆。自己教授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是高等教育阶段系统阐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思想政治理论核心课程,理论知识点比较多,学生们一进教室,常常争前恐后去坐后面的位置,前三排成了“无人区”。上课的时候,学生们埋头看书,有的偷偷玩手机,每次提问,少有人举手,课堂氛围一再遇冷。“我不仅要上课,还要上一堂叫好又叫座的课!”结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积极互动”理念,王雯靖想出了用小娃娃当“诱饵”的点子。

这个看似“有些幼稚”的创意,却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课堂氛围从老师的“单口相声”变成了师生的“群口互动”,从“安安静静”变成“热热闹闹”。同学们为了抢到回答问题的机会,大家纷纷提前到教室占座,前三排成了“热门席位”。
“拿到娃娃的第一感受是开心和满足,像突然收到小惊喜。”2024级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张洛绮说。到目前为止,张洛绮已经收集了7个小娃娃,她在衣柜上专门贴上挂钩,将它们精心陈列。在张洛绮看来,“每一个小娃娃都对应一次认真答题的经历,它们不只是玩具,更是努力思考的‘实体勋章’。”同班的雷紫君也分享到:“王老师的课堂打破了我对思政课的刻板印象,其他人有了小娃娃,我心里也想要,就变得更加积极主动了。”

作为管理280名学生的辅导员,王雯靖被学生亲切地称为“雯姐”。这种“辅导员+思政教师”的双重身份,让王雯靖能够更好地把握学生心理,也让她的思政课拥有了独特的育人优势。“在思政课上,除了知识传授,价值观的浸润、情感的共鸣才是最重要的。”王雯靖说,有学生课后跟她说:“为了拿娃娃就得认真听讲,不知不觉发现自己积累了不少知识,感觉思政理论也没有那么枯燥。”在王雯靖看来,这些小娃娃不仅是奖励,更是情感的纽带,让思政教育真正入耳、入脑、入心。
“‘娃娃奖励’只要学生喜欢,我就一直坚持下去!”王雯靖表示,本学期她教授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计划在实践课中让学生设计国风元素的服装稿。未来,她还打算尝试“思政剧本杀”“红色故事配音赛”等新形式。“让思政课变得更潮、更有趣,让大家在玩中学、在学中悟。”(通讯员:李倩 阳雅丽 谭旻)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中国教育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