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贤毕至揽英才,校企携手筑通途。10月31日上午,2025年“湖北百校联动”高校毕业生供需见面会暨武汉职业技术大学专场招聘会在光谷校区东区体育场盛大举行。本次活动由湖北省教育厅、湖北省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联合东西湖区、蔡甸区、青山区、黄石开发区·铁山区人社与人才部门政校协同主办,武汉职业技术大学承办,不仅为学校5918名2026届毕业生提供精准就业服务,更辐射周边高校数千名学子,搭建起“企业寻才、学子求职”的双向奔赴平台。武汉职业技术大学党委副书记田明华、招生与就业指导处处长彭朝晖及学校相关二级单位领导莅临活动现场指导。

名企云集:323家优质单位带来19826个岗位,覆盖重点产业
招聘会现场人头攒动,求职氛围热烈。华星光电、长飞光纤、格力电器、深圳慧通、东风汽车集团等323家行业领军及优质企业齐聚校园,带来涵盖“光芯屏端网”、智能制造、人工智能、高端服务、文化创意等重点产业领域的19826个岗位,岗位设置与学校专业布局高度契合,为学子们打造了一份“多元可选、精准匹配”的就业菜单。

为吸引优秀人才,企业纷纷亮出“诚意牌”:吉利控股集团通过图文展板、宣传手册详细展示企业文化与岗位优势,负责人贾程昊介绍:“学生最关心工作环境与长期发展,我们为实习生建立了明确的薪资体系,入职4个月后还会启动涨薪机制——这既是对学生前期付出的认可,也希望让他们初入职场就感受到‘付出有回报’。”武汉某公司则带来新媒体运营、平面设计、AIGC设计师等11个岗位,该公司橡皮先生透露:“我们与学校有深度校企合作,推行学分置换政策,目前已有武职学子在公司技术岗任职,而且公司离学校近,学生实习期间回校住宿完全方便。”
更令人瞩目的是,招聘会迎来一位特殊“招聘方”——武汉职业技术大学2022届大数据技术专业校友岳文博。他与两位同校毕业的合伙人创办了短剧企业,此次专程回校招聘:“在校时我们就组建了工作室,2023年转型为实体公司,目前每月协拍25-30部短剧。希望既为学弟学妹提供实践锻炼机会,也为企业注入‘武职力量’。”
学子奋进:精心准备主动求职,多元选择坚定信心
毕业生们手持精心打磨的简历,穿梭于各企业展位之间,认真咨询岗位详情、职业发展路径及福利待遇,展现出武职学生扎实的专业素养与积极的求职态度。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学生魏原足足准备了24份简历,他直言最心仪某企业:“这家企业薪资待遇好,而且我家在武汉,工作地点近,能更好兼顾工作与生活。”智能制造专业的徐佑晨则分享了自己的求职经历:“学校有校企合作订单班,之前我已面试过九峰山实验室、华星光电、长江存储等半导体企业,部分已通过初筛。今天还关注到一家安徽的企业,老家就在那边,就业会更方便。”对于线下招聘会,他给予高度评价:“太实用、太具体了!岗位多、企业全,选择空间大,比线上沟通更有‘实感’。”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的小高则受益于现场的“AI求职赋能区”:“AI就业助手不仅帮我模拟了技术岗面试,还指出简历里专业描述的不足,‘简历优化实验室’老师也给了针对性建议,现在对求职更有底了!”
暖心服务:政校企协同发力,全方位护航求职路
为助力毕业生高效求职,学校在现场搭建了“多维服务矩阵”:设置校企合作、应征入伍、“三支一扶”、“西部计划”专门咨询展台,为学子提供政策解读与职业方向指引;开设“AI求职赋能区”,通过模拟面试、简历优化等数字化服务,帮助毕业生提升求职竞争力。
企业也同步做好服务保障:各展位安排专人负责答疑,通过现场讲解、案例分享等方式,让毕业生直观了解岗位要求与企业发展前景;部分企业还现场收集简历、初步沟通,缩短求职流程,提升对接效率。
深化协同:落实战略部署,持续推进高质量就业
此次招聘会是武汉职业技术大学落实“才聚荆楚·共建支点”战略的重要举措,精准对接区域产业需求与毕业生就业诉求,为学子平稳开启职业生涯注入“强心剂”。
学校招生与就业指导处副处长柯松桥表示,作为湖北首所职业本科学校,学校始终以“服务学生成长、服务区域发展”为导向,此次招聘会正是校地企协同育人的生动实践。后续,学校将持续深化校地企合作机制,不断拓宽就业渠道、优化服务举措,全力为毕业生搭建高质量就业平台,推动更多学子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学校将以此次招聘会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输送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毕业生的职场之路保驾护航。(通讯员:李颂梅)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中国教育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