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名学生,13人考编成功,12人考研上岸。获国家级奖项2项、省级荣誉30余项、校级荣誉80余项,连续三年获评校级先进班集体、五四红旗团支部……”长沙师范学院初等教育学院21小学教育402班用四年时光书写了一份“集体奋进”的青春答卷。
(21小学教育402班合照 谢小庆摄)
师范技能“千锤百炼”,青春圆梦“三尺讲台”
“刚入学时,我的粉笔字歪歪扭扭,是每日三笔字打卡让我一点点进步。”成功考上教师编制的李俊同学回忆道。晨光熹微的懋恂楼,普通话练习与试讲声此起彼伏;自习室的灯光下,粉笔划过黑板的沙沙声,细细勾勒出横撇竖捺的工整字形。班级四年累计完成2万余份三字一画、教案等基本功作业,开展87场“实战演练”,让黑板擦与教案本成为最亲密的“成长伙伴”。凭借这份坚持与努力,学生普通话、汉字应用水平测试和教师资格考试通过率均达100%。
“第一次站上讲台紧张到忘词,是全班同学轮流当‘学生’陪我演练。‘一人参赛,全员护航’的备赛氛围催人奋进。”第十届“田家炳杯”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获得者金晶说道。密密麻麻的笔记见证着成长与蜕变;磨课视频里23次推翻重来的片段,成为全班最生动的“教科书”。金晶等7人在大四上学期便顺利上岸教师编制,成为学院2025届毕业生考编上岸的“第一批人”。“练在平时,赛在日常”成为班级共识。“师范技能过硬”成为402班行走的名片——不是天赋异禀,而是千锤百炼后的水到渠成。
考研征程“朝六晚十”,梦想绽放“研”途星光
“刚决定考研时,面对海量的专业书籍,心里满是迷茫,是每日固定的学习计划表给了我坚持的底气。”成功考取湖南师范大学的郑淑慧同学回忆道。天还未亮的自习室,翻书声与背诵的低语打破寂静;午夜的走廊,台灯下专注刷题的身影依然清晰——这是402班的考研日常。学院定期开展考研经验分享会,制定一对一导师辅导方案,班级累计组织60余场学习小组讨论,整理出800多页专业知识总结资料,让笔记本与真题集成为最坚实的“备考战友”。
“复试前紧张到失眠,是班上同学帮忙模拟面试、反复打磨自我介绍。”华南师范大学录取学生朱艳妮感慨地说。密密麻麻标注着批注的复习资料,见证着无数个日夜的奋斗;模拟面试视频里20多次的反复修改,成为全班最宝贵的“实战指南”。最终,12名学生分别被英国利兹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高校录取。“持之以恒,厚积薄发”是班级的座右铭,“考研强班”成为21小学教育402班最耀眼的名片。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孩子们持之又恒、不懈努力的结果,更得益于优良的班风和学风。”初等教育学院相关负责同志表示。今后学院也会继续探索新时代师范生培养的新范式,进一步加强学生扎实学识、创新能力的培养,全面优化就业支持与考研服务体系,为学生成长成才保驾护航。
(中国教育在线 来源:长沙师范学院 通讯员:刘聪 谢小庆)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