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雷朝滋:“互联网+”如何更好助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2020-08-07 09:38:00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作者:

  1月4日,教育部科技司司长雷朝滋在人民政协报、人民政协网主办的"互联网+"助力教育资源均衡化研讨会上,就新时代、新形势下“互联网+”如何更好助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做了主题报告。以下是报告全文:


  各位领导、各位委员、各位专家:

  大家上午好!感谢人民政协报和人民政协网的邀请,有机会和关心教育发展的各位政协委员、专家学者一起共聚一堂,参加“互联网+”助力教育资源均衡化研讨会,一起探讨新时代、新形势下“互联网+”如何更好助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今天我想结合我们的工作,重点从三个方面与大家交流。

  一、充分认识新时代人才需求的巨大变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我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者同步交织、相互激荡。可以看到,新时代与信息社会处在同频共振的历史交汇期,加之以中美贸易摩擦为标志的激烈国际竞争,我们的发展既充满无限机遇又面临严峻挑战。在这里,我想重点从三个维度来看待人才需求的变化。

  (一)社会主义新时代对人才的要求发生根本改变

  党的十九大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战略判断,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意味着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进入“强起来”的时代,国家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过去,我们在世界舞台上主要扮演跟随者和模仿者的角色,我们培养的人才在“追赶”阶段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进入新时代,我们要逐步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就不能再一味跟着别人走,不能再去跟踪模仿,而是需要创新引领,主动走到前面,成为“无人区”的探索者和引路人。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要为人类做出更重大的贡献,迫切需要培养一大批具有原创引领能力的创新人才,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引领未来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

  (二)信息时代经济社会各行业人才需求快速变化

  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快速发展,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经济社会各行业人才需求的变化导致人才观发生彻底改变。工业时代建立起来的教育体系已不能适应信息时代的人才培养要求。2017年,美国专注于信息技术研究和分析的机构Gartner公司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到2020年,人工智能可能将消灭180万个就业岗位,同时带来230万个新的就业岗位。信息技术深刻改变了各行业对劳动者知识、能力、素养的要求,“教育究竟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成为一个重大现实课题。信息时代的公民应该具备数字化生存能力,应能主动适应社会智能化发展、利用技术或工具为自身或他人服务。因此,信息素养、计算思维、沟通协作能力、复杂问题解决能力、人机协作能力等将成为信息时代人才最重要的核心能力。

  (三)新形势下世界各国人才竞争进一步加剧

  大国较量的背后, 是科技实力的较量。在科技领域,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把握先机者将在未来几十年中引领发展,并进一步积淀形成军事优势和经济优势。近一段时间来,美国对我国在科技领域的种种打压行为轮番登场,“新冷战思维”频频作祟,逆全球化举措不断加剧,对我们的自主创新和安全可控提出了更高要求。新世纪的19年里,日本获得了19个诺贝尔奖,美国更是长期占据诺奖半壁江山,这方面我国存在巨大的差距。虽然我国已经是科技大国,但依然“大而不强”;虽然我国科技取得了飞速发展,但依然“快而不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的原始创新能力不强。科技的问题,核心是人才的问题,追根溯源是教育的问题。面对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人才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更加突显”。

  面对上述挑战,加快发展“互联网+教育”,推进教育深层次、系统性变革刻不容缓。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发挥网络教育和人工智能优势,创新教育和学习方式,加快发展面向每个人、适合每个人、更加开放灵活的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

  二、深刻理解“互联网+教育”的关键核心内涵

  近年来,中央领导高度重视“互联网+教育”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孙春兰副总理等多次作出批示指示。教育部党组在研究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文件时,曾要求科技司研究“教育+互联网”和“互联网+教育”的本质和内涵。为此,我们组织专家进行了研究并形成共识。“教育+互联网”是通过互联网的技术和手段,实现对现有教育的增强与优化,提高教育的公平、质量和效率。“互联网+教育”是推进互联网及其衍生的相关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实现对教育的变革,创造教育新业态。在这里,我想重点从三个方面来阐释“互联网+教育”。

  (一)“互联网+教育”是对教育各要素的全面重构

  “互联网+教育”在推进的过程中,首先要强调的是全面转变人才培养理念,彻底摆脱应试教育的思维和标准化培养模式的束缚,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中心,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过程与结果并重、继承与创新兼求、育人与成才并举,形成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提高教育对国家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一是“互联网+”正在触发教育教学模式变革。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亟需课程教学内容体系重构,更重视创新思维和协作能力培养的内容将得到加强,推行跨学科内容整合成为必然趋势。信息技术的发展能支持形成更加智能化、个性化的教与学环境,为学生提供更加个性化、定制化的学习方案,长期困扰教育教学的规模化与个性化的矛盾将得以有效解决。

  二是“互联网+”全面推动教育评价方式创新。融合了智能技术的教育系统将实现对教与学全过程的跟踪监测和无感式、伴随性的数据采集,实现基于大数据的多维度综合性智能化评价。通过对学生情感、态度、思维和行为等方面表现的综合分析,使教学评价更加全面、立体和多元;通过建立教学质量监测系统,开发智能化评价工具,让老师、家长、同学等更多主体介入评价过程,有利于保障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三是“互联网+”显著促进教育治理水平提升。“云-网-端”模式的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使信息识别更精准、管理服务更聪慧、学校组织体系更灵活。同时,以管理信息化和智能化为支撑,可有效促进管办评分离,提升教育公共服务水平,促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实现对各类教育教学系统全体系、全流程、全天候、全方位的动态监测,可促进教育服务供给精准化、资源配置最优化和管理精细化。

  四是“互联网+”迫切需要教师能力素养升级。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逐步融合应用正在触发教师角色的快速转型,大批教师将从繁重的重复性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未来的教学场景中,技术将可以承担更多知识传授方面的工作,教师的重心更多转向能力培养、素养培育、心理干预、人格塑造等方面。教师的能力标准将重新定义,教师的职业要求将全面更新,教师信息素养的要求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

  (二)“互联网+教育”核心在于构建未来教育新生态

  教育变革需从构建全社会参与的良好生态出发,建立学校与外部社会的协同机制,形成校内外相互打通、资源高度共享、流程无缝衔接的新生态,这样才能利用信息技术为教师、学生、课堂、学校等全面赋能,促进教育治理体系整体变革。

  首先,发展“互联网+教育”要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融合创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教育信息化进程分为“起步、应用、融合、创新”4个阶段,“教育+互联网”对应于起步与应用阶段,信息化逐步在教育教学中得到普及和应用,“互联网+教育”则对应于融合应用与创新发展阶段,信息化将对教育产生深刻变革,且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推进“互联网+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推动融合创新,达成体系变革。为此,必须彻底摆脱以技术应用为本位的发展思路,以促进教育创新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种创新,虽然是基于技术的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但更为重要的是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学习方式、评价机制、管理体制的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推动信息技术在与教育的融合中展现出变革教育的力量。

  其次,发展“互联网+教育”要将信息化内化为推动教育变革的源动力。“互联网+教育”不是简单利用技术辅助教学,不是在教育系统的某个或某几个环节修修补补,而是利用“互联网+”的思维、模式和技术,对教育进行系统性重构。虽然经过多年的探索,信息技术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已初步显现,但总体发展水平依然不高,一些地方、学校还仅仅把技术看作教学的辅助工具和支持手段,热衷于用技术来加固传统模式,如通过基于数据的错题分析来强化学生机械性刷题训练、重复性记忆训练,甚至使用脑电生物反馈头箍来监测学生注意力是否集中等等。事实上,信息技术对教育的改变不是局部的,而是全方位、多层次、成体系的。

  (三)“互联网+”是促进优质资源均衡化的有力支撑

  2018年底,中国青年报发表题为《这块屏幕可能改变命运》的文章,引发了广泛关注和激烈争议。2019年两会部长通道,陈宝生部长也就“一块屏幕”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一块屏幕”展现了信息化在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上的强大力量,让人们看到了实现区域、城乡、校际优质资源共享、教育均衡发展的可能性,也向人们传递了技术改变教育、教育改变命运的信心。

  近期,教育部将印发《关于加强“三个课堂”应用的指导意见》,积极推进“互联网+教育”发展。利用专递课堂解决农村薄弱学校和教学点缺师少教、开不出开不足国家规定课程的问题,采用网上专门开课或同步上课、利用互联网按照教学进度推送适切的优质教育资源等形式,帮助其开齐开足国家规定课程,促进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利用名师课堂解决教师教学能力不足、专业发展水平不高的问题,通过组建网络研修共同体,探索网络环境下教研活动的新形态,推动优秀教师带动普通教师专业发展,使名师资源得到更大范围共享,提升广大教师特别是薄弱学校教师的教研能力与教学素养。利用名校网络课堂应对缩小区域、城乡、校际之间教育质量差距的迫切需求,以优质学校为主体,通过网络学校、网络课程等形式,系统性、全方位地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在区域或全国范围内共享,满足学生对个性化发展和高质量教育的需求。

  我们将努力推动“三个课堂”在广大中小学校的常态化应用,健全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使薄弱学校和教学点开不齐、开不足、开不好课的问题得到根本缓解,教师能力持续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显著增强,区域、城乡、校际差距有效缓解,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三、准确把握以信息化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思路

  2018年9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了全面部署,发出了加快教育现代化的动员令。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教育信息化作为重要的引擎和驱动力,已经成为影响教育现代化进程的关键环节和核心要素。

  (一)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基本内涵和显著特征

  教育现代化的本质是要实现人的现代化,核心是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现代化。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就是用现代信息技术持续不断变革教育的过程。今年2月,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将“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列入十大战略任务。总体来看,信息化已经逐步成为变革教育体系、提升教育品质的内生变量。全面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促进结构重组、流程再造、文化重构,构建人本、开放、平等、可持续的教育新生态,建立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终身化教育体系,以教育信息化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是新时代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选择,对于建设教育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教育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重点内容,我们推进的教育现代化是信息时代的教育现代化,不是工业时代的教育现代化,更不是农耕时代的教育现代化,目标是要构建信息社会的现代化教育体系。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既是事关教育全局的战略选择,是信息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破解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的紧迫任务,是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推动教育改革的有力抓手和有效手段。因此,我们可以说“没有教育信息化就没有教育现代化”,并且要“以教育信息化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

  (二)以实施教育信息化2.0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2018年4月,教育部启动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这是顺应新时代智能环境下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推进“互联网+教育”的具体实施计划,是充分激发信息技术革命性影响的关键举措,是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有效途径。教育信息化2.0是在1.0的基础上,推动教育信息化转段升级的过程,力求实现“三个转变”,即从教育专用资源向大资源转变,从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向提升师生信息素养转变,从融合发展向创新发展转变。教育信息化要升级转型,就是要以教育信息化全面推动教育现代化,开启智能时代教育的新征程。重点要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一是构建“互联网+”条件下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探索基于信息技术的新型教学模式,实施因材施教、个性化学习的新型教学组织方式。重塑教学评价和教学管理方式,变结果导向的单一评价为综合性、过程性的多维度评价,由仅注重知识传授向更加注重能力素质培养转变。制定符合信息化要求的学校建设标准,构建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智能化学习环境。

  二是发展“互联网+”条件下的教育服务供给新模式。构建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缩小教育数字鸿沟。优化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育创新的政策环境,建立数字教育资源质量标准和监管制度。探索利用市场机制优化配置教育资源的新机制,整合线上线下资源,创新服务供给模式,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

  三是探索“互联网+”条件下的教育治理新模式。科学布局构建教育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加快形成覆盖各级各类学校、学习者和教与学全过程的教育管理与监测体系。推进基于大数据的教育治理方式变革,建立完善教育公共信息资源开放目录,形成规范统一、互联互通、安全可控的国家教育数据开放体系。构建安全有序的教育信息化环境,加强标准建设,建立健全监管机制,确保网络和数据安全。

  各位领导、同志们,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面向智能时代的教育,要积极响应时代的召唤、全面适应时代的特征、有效满足时代的需求。希望教育系统的各位同仁和社会各界关心教育的朋友们,一起携起手来、共同努力,加快发展“互联网+教育”,发挥教育信息化对教育现代化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更大的贡献!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