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行走与守望:江苏科技大学材料学子探寻文化根脉的非遗传承之旅
2025-08-01 14:38:00
江苏科技大学

  为深入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精神价值,增强民族认同感,江苏科技大学材料学院"寻根筑梦"实践团通过实地考察、亲身体验和深度参与从博物馆非遗文化的创新到广西凤凰舞非遗技艺的传承,培育了文化自信的种子,为传统文化注入青春活力。

  传承之道:守正与创新

  7月10日材料学院"寻根筑梦"实践团分赴苏州博物馆、灌云博物馆开启了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探索之旅。在苏州博物馆,贝聿铭设计的玻璃穹顶让传统园林智慧与现代建筑语言完美融合。成员们观察到传统"吴门画派"与数字艺术并置展示,苏绣传承人用古老针法创作的航天主题作品。

  

  在灌云博物馆,成员们领略了从汉代盐罐到现代农产品包装,从中体悟地域文化的演变轨迹。在参与"灌云豆丹"剪纸制作之后,唐金龙同学感悟道:"传统文化就像大树,既要守护根基,也要让新枝自由生长。"

  

  非遗现场:凤凰麒麟舞的传承图景

  7月15日实践团六人的脚步延伸至广西木格镇,在这里,他们遇见了鲜活的非遗传承场景。"做套道具要72道工序,少一步都不成。"在黄老家中,成员们见识了传统工艺的匠心。泛黄的笔记本上详细记录着1956年师父传授的图谱,破损的凤凰头则诉说着1983年以来的表演故事。这种对传统的坚守与珍视,让成员们深受触动。

   

  更令人振奋的是年轻一代的加入。28岁的梁晓东放弃城市工作回乡学艺,90后韦兰开始教授小学生舞蹈动作。"老的带着新的,新的推着老的,这就是传承的真谛,"成员黄银莹感慨道。

   

  "寻根筑梦"实践团通过三地文化考察,从博物馆的创新到广西木格镇的田野此次实践为他们构建了理解中华文明的精神谱系。文化传承既要守护历史根脉,又要推动创新发展。材料学子们用专业视角记录工艺细节,以青春热情参与非遗传播,彰显了新时代青年作为文化传承者、创新推动者的重要角色。

                                             撰稿人:唐金龙、黄银莹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SRC-1504758910 2025-07-15 10:46
SRC-1504758910 2025-06-30 17:45
SRC-1504758910 2025-06-30 1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