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追梦践初心,强体谱新篇!|南京体育学院研究生“云中有梦,强体振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圆满收官
2025-07-31 09:51:00
南京体育学院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积极响应党中央关于少年儿童成长关怀的号召,充分发挥高校体育教育资源的关键优势,助力中小学体育特长生身心全面发展,南京体育学院研究生“云中有梦,强体振兴”暑期实践团于2025年7月7日至14日走进连云港市灌云县实验中学,开展为期8天的暑期 “三下乡” 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旨在引导新时代体育研究生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实践,以实际行动践行青年使命,彰显责任担当。

  实践团以 “科技赋能健康中国,体教融合助力乡村振兴”为活动主旨,通过体质监测、体育支教、红色研学、冠军宣讲等多元形式,将高校专业优势与基础教育需求深度对接,在苏北大地书写了新时代体育青年服务社会的青春答卷。

图片

实践团师生与灌云县实验中学师生合影

  校地联动搭平台,携手共启新篇章

  7月7日下午,实践活动启动仪式在灌云县实验中学举行。灌云县教育局党委委员嵇寒冰、实验中学副校长严春艳等师生代表出席,南体带队教师唐玮鸿介绍活动规划。嵇寒冰提出 “体育+思政” 融合期望,强调要通过 “以体育人、以文化人” 助力学生成长;严春艳表示,此次实践为基层学子打开了体育视野,期待校地在教学、思政领域碰撞创新火花。启动仪式标志着高校智力资源与基础教育需求的深度对接正式启动,为后续活动奠定了协作基础。

图片
图片

启动仪式现场

  科技赋能强监测,筑牢青春健康基

  7月8日,实践团走进灌云县实验中学,针对在校体育特长生开展健康知识科普宣讲活动。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团队成员贾裕祺、曹晓云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分别就糖尿病预防和脊柱健康两大主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专业讲解。通过生动形象的案例分析和互动演示,两位研究生将专业的运动健康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内容,帮助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健康要点,让科学健康理念深深扎根于青少年心中。

图片
图片

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团队成员开展健康科普

  7月9日,实践团在学校开展青少年体质健康监测活动。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研究生带领团队运用专业设备对60余名体育特长生进行肺活量、血糖、血压、脊柱侧弯等7项指标检测,全程遵循标准化流程,确保数据精准。检测后,团队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学生生活习惯、运动频率等信息,计划建立动态健康档案,为后续健康干预提供科学依据。“这样的专业监测填补了基层学校精准健康管理的空白。” 灌云县实验中学体育教师的评价,印证了活动价值。此次实践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基层服务,为 “健康中国 2030” 战略在乡村落地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

图片

实践团同学分工为学生做专业检测

图片

灌云县实验中学老师与实践团成员讨论检测情况

  体教融合拓新路,素质教育再升级

  7月8日至14日,实践团中来自体育教育训练学及民族传统体育学的5名研究生结合专业特长,开设体育舞蹈、武术套路、功夫扇和足球四门课程,针对灌云县实验中学在校的体育特长生,探索体教融合新路径。体育舞蹈课上,陈秋怡、杨柳青青将拉丁舞与啦啦操融合,既教舞步又练协作,提升学生艺术表现力;武术套路课中,谭洪将传统技击与现代健身结合,通过冲拳、弓步等动作锤炼学生意志;功夫扇课上,纪焯越带领学生完成8式组合,在开扇、刺扇间传承传统文化;足球课由杨澳执教,创新采用篮球队员跨项训练模式,以 “球性球感 + 趣味对抗” 激发兴趣。

   实践团还将教学成果编排成节目进行汇报演出,学生们的表现赢得满堂彩。活动结束后,实践团向学校移交了全套教案和视频,为课程持续开展留下 “火种”。“这一周不仅学会了技能,更爱上了运动!” 学生们的反馈印证了活动成效。

图片

实践团研究生上课实录

  为进一步让同学们感受中华武术文化的魅力,7月8日下午,实践团中两名民族传统体育学专业的研究生谭洪及纪焯越合力为同学们开了一场中华传统武术知识宣讲会。两位研究生通过播放精彩武术视频、讲述武术故事、现场演示武术动作、邀请同学互动展示学习成果等内容,让同学们在"静如松,动如风"的直观体验中,领略到中华传统武术的博大精深。现场气氛热烈,同学们在欢声笑语中体会武术的乐趣和魅力。

图片
中华传统武术知识宣讲会现场

  红色研学铸魂志,思政体育双赋能

  实践团以 “赓续红色血脉,赋能体育强国” 为主题,将思政教育贯穿全程。7月8日至9日,团队师生先后走进王继才先进事迹展示馆,感悟32年守岛精神,立志坚守体育育人阵地;在灌云县院士风采馆,结合 “智能体育” 探讨科技与体育融合的乡村振兴路径;在烈士陵园,通过敬献花圈、重温入党誓词,传承红色精神并构思“红色体育课程”,让红色基因在体育运动中传承。

图片

红色研学活动现场

   7月9日,蹦床世界冠军张阔的 “冠军进课堂” 活动掀起热潮。他以 “骨折后重返赛场” 的经历诠释 “坚持与爱国”,鼓励学生 “把每一次训练当作战场”。互动中,“如何克服挫折” 的提问与 “拼尽全力无愧于心” 的回答,让体育精神成为思政教育的鲜活教材。

图片
图片

“冠军进课堂”世界冠军面对面分享会

  校地携手促振兴,资源下沉助基层

  实践团聚焦乡村振兴需求,7月8日与小伊镇选调生马群深度对话,揭开基层治理与体育精神的共鸣。马群以 “调解矛盾如太极以柔克刚,推动项目似篮球注重配合” 的比喻,将体育专业优势转化为乡村服务动能。“无论是体育还是基层工作,都需要坚守初心、脚踏实地。”

图片

实践团师生采访基层工作者马群

  7月12日,奥运冠军许安琪、王赐月的体能康复教练戴剑松老师受邀走进校园,为体育特长生开展体能训练指导。他系统传授 “热身-激活-训练-恢复” 科学闭环,通过马克操、超等长训练等专业方法,提升学生训练水平,让基础教育学段师生接触到奥运级训练理念,为现场师生带来了一场兼具专业性与实用性的体能训练课程。

图片
图片

奥运冠军教练戴建松授课

  成果汇报显风采,青春担当续新篇

  7月14日,成果汇报暨结业仪式在灌云县实验中学举行。《武动风云》武术表演、《“足” 够精彩》足球技巧展示、《加油 amigo!》啦啦操表演、《扇舞乾坤》功夫扇表演,集中呈现体教融合成果。灌云县教育局党委委员嵇寒冰评价:“活动为基层体育教育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了新思路。” 南京体育学院研究生工作处处长孙国友表示,此次实践实现 “高校—地方—人才” 三方共赢,未来将持续深化校地合作。

图片

成果汇报各项节目展示

  8天的实践中,南体研究生以专业技能服务乡村青少年健康、助力体育特长生素质拓展,以创新理念探索“体教融合”,以红色研学筑牢信仰之基。这份 “科技赋能健康、体育助力振兴、思政浸润成长” 的青春答卷,正成为新时代体育青年扎根基层、服务社会的生动注脚。

图片

实践团成员与灌云县实验中学师生合影留念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