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并检阅受阅部队。
苏州工艺美院师生通过电视、网络等多种方式,认真收听收看直播。观看直播后,心潮澎湃、备受鼓舞,对新时代国防和军队建设成就充满振奋和自豪,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充满信心,表示将深刻认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历史意义,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锚定建成社会主义教育强国战略目标,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团结奋斗!
党委委员、组织部部长张继玉: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庄严的阅兵式让我心潮澎湃。当看到整齐划一的受阅方队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走过天安门广场,先进的武器装备依次亮相,我深刻感受到了我国国防力量的强大和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这不仅是对历史的铭记和对先烈的缅怀,更是向世界展示中国维护和平的坚定决心。作为高校组织部长,我深感使命光荣。我要把伟大抗战精神融入党建与育人全过程,打造让党放心、让青年满意的干部队伍,把爱国情、强国志转化为推进学校“双高”建设的奋进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美院人的智慧和担当。
党委委员、党政办公室主任吴昀辰:
观看阅兵式,我心潮澎湃,倍感自豪。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必须“坚定站在历史正确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一边”。徒步方队中“一老一新”的编排,既体现了对抗战老部队的敬仰,也展现了军事力量结构的新布局;战旗方队中功勋荣誉旗帜的展示,彰显了抗战精神的接续传承。当抗战老兵颤巍巍敬军礼的画面出现时,我深刻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精神的传承。装备方队中众多首次亮相的国产现役主战装备,展示了国家科技的飞速发展和维护和平的强大实力。作为艺术院校的教育工作者,要把阅兵展现出的民族自信和科技成就融入人才培养,用艺术的语言讲述中国故事,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艺术人才。
党委委员、党委宣传部部长魏钦:
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心潮澎湃,深感振奋。这场盛典不仅是对抗战英烈的崇高礼赞,更是对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庄严宣示。作为高校宣传工作者,我们肩负着重要使命,我深刻意识到这正是一堂鲜活生动的“大思政课”。阅兵展现的国防现代化成就和民族凝聚力,为我们提供了立德树人的宝贵资源。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将伟大抗战精神融入宣传思想工作全过程。宣传部将以此为契机,创新宣传形式,讲好抗战历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激励广大师生将爱国情转化为强国行,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机关党委书记、党委组织部副部长熊玮:
当阅兵的号角吹响,受阅部队步伐铿锵,铁甲奔涌,战鹰呼啸,这是何等的壮观震撼。这场气势恢宏、意义深远的国家盛事,让我深感振奋,满怀自豪。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党务工作者,我深刻感受到要把观看阅兵式激发的爱国热情与奋斗精神,转化为立足岗位、服务师生的实际行动。将紧密围绕中心工作,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多种形式,强化机关广大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充分发挥机关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以高质量机关党建引领保障学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视觉传达学院党总支书记闻彦:
9月3日,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观看了阅兵式,含笑带泪,内心深受震撼。中国力量如此强大,中华儿女保家卫国,维护世界和平,看不够、向征程!阅兵式展现了我国强大的军事力量和综合国力,更彰显了中国人民捍卫世界和平的坚定意志。作为党的干部和教育工作者,我深感立德树人责任重大。高扬的旗帜展现的抗战精神和爱国情怀,是我们开展德育工作的生动教材。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把这些精神融入到学院的教育教学中,通过课程思政、主题实践活动等载体,引导学生厚植家国情怀。结合视觉传达专业特点,鼓励学生用艺术作品展现中国精神、中国伟力,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努力为党和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让立德树人的成效显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
数字艺术学院23级学生王碧珺:
我怀着无比崇敬与激动的心情,观看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我的家乡江苏省淮安市,是一片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土地。在抗战时期,淮安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如今,刘老庄连的精神已成为淮安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他们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是我学习的榜样和前进的动力。作为一名淮安籍的大学生,我要更加努力地学习和工作,将来为家乡的建设和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要积极宣传家乡的红色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淮安的抗战历史和英雄事迹,传承和弘扬刘老庄连精神,让红色基因在淮安大地代代相传。
环境艺术学院党总支书记朱效迅:
通过阅兵式纪念这一伟大胜利,就是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更要弘扬和汲取抗战精神中蕴含的坚定信念、不屈意志和团结奋斗的力量。作为高校的一名党员干部、一位教育工作者,我深知肩上责任,就是要将这种精神力量融入到日常的党建、思政教育、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中去,在面对改革的难题、攻关的瓶颈时,要不畏艰难、勇于担当。同时,要团结带领学院全体师生,形成强大的合力,激发师生们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让大家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为学校的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施红斌:
八十载风雨兼程,九万里风鹏正举。九月三日大阅兵的天安门广场,红旗猎猎,礼炮轰鸣。国家盛典,人民荣光。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更是激励人心,催人奋进,这对所有华夏儿女来说是一次深度精神洗礼。我们缅怀先烈,牢记历史,昂扬精神,激励前行。这盛世,正如先烈所愿。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这声音也将永远回荡在历史的天空。作为高校学生工作者,深感重任在肩而又使命光荣,我们将把阅兵激发的爱国热情转化为育人动力,将抗战精神融入工作实践,培养青年学生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的信念,引导他们树立报国之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磅礴力量。
公共基础部副教授、教师第二支部书记潘朝晖:
盛大的阅兵式既展现了中国日益强大的军事实力,又隆重纪念中国抗战胜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向全世界宣示了我们坚持正义、维护世界和平的决心与能力。作为一名教师,我将帮助学生了解革命前辈的英勇事迹,了解中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作出的巨大牺牲与贡献,树立爱国精神,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力争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多做贡献。
手工艺术学院党总支书记喻琛: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心潮澎湃地观看了9月3日阅兵式直播,电视屏幕上铁流滚滚、战鹰呼啸,老一代革命者用生命捍卫了祖国的独立和繁荣,我深深地向他们致敬!眼前一个个方阵铿锵有力地走过,整齐划一的步伐走出了军队铁一样的纪律,导弹信息技术的车队开出了军队先进的科技,万千群众的掌声给出了人民的力量。这是告诉世界,中国能稳稳护住和平!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刻感受到抗日精神指引着师生不畏艰难、奋勇向前,是青年学生必须传承下去的文化内涵。我唯有把这份自豪化成岗位上的实干,做好自己的工作,服务好学生家长,守护这来之不易的安宁。
服装设计学院教授周琴: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浴血奋战的历史,不仅是英雄将士用生命铸就的丰碑,更是艺术创作者以笔墨守护民族精神的见证。观看纪念大会,我被宏大叙事与精微细节同时击中。阅兵方阵的崭新着装、抗战老兵的精美绶带、青少年的亮眼校服,每一针每一线都在无声地讲述胜利与传承的重量。服装在此刻不仅是蔽体之物,更是一套被高度编码的国家视觉系统,把80年跨度的历史记忆折叠进当下。作为服装设计教育工作者,我深深感受到,真正的教育不仅是培养会画图的学生,更是培养能把国家记忆转化为历史与未来缝合线的设计师!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黄伟峰:
作为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后,我心潮澎湃,深感责任重大。阅兵式上,战旗方队的“平型关战斗模范连”等战旗,让我仿佛看到先烈们浴血奋战的场景,新型武器装备彰显了我国国防实力的强大。这不仅是对历史的缅怀,更是对未来的昭示。在工作中,我们要将抗战精神融入思政教育,引导学生铭记历史,坚定理想信念。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要讲好抗战故事,把伟大抗战精神一代代传下去。我们应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等方式,让学生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更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工业设计学院党总支书记宋灵:
9月3日阅兵式彰显了中华民族从苦难走向辉煌的伟大历程,展现了强国强军的磅礴力量。作为一名二十年的党务工作者,我深感责任重大。今后工作中,将以此为契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育“双师型”教师,提升教学科研创新能力;深化学生思想建设,通过主题党日、红色研学等活动厚植爱国情怀,传承工匠精神。我们将把阅兵精神转化为育人动力,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创新能力的高素质设计人才,为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贡献力量,书写新时代职业教育的新篇章。
手工艺术学院副教授王义锋:
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我的内心深受震撼。作为一名艺术设计教育工作者,我意识到我们的创作不仅关乎个人表达,更承载着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如何用艺术语言诠释历史真相、传承红色基因,为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树碑立传,激励青年学子,正是我们艺术院校教育工作者的时代使命。我们可以将艺术设计与时代需要相结合,帮助社会铭记历史、传承精神、塑造未来,用我们的专业能力服务社会,传达价值。
工业设计学院23级学生陈亚珍:
观看阅兵式让我心潮澎湃,但更重要的是将这份爱国热情转化为实际行动。作为一名大学生,我应当积极面对生活,帮助同学,努力学习,掌握专业知识,为将来服务社会打下坚实基础。在校园中,我可以通过组织升旗仪式,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宣传抗战历史和精神,让更多同学了解这段历史,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身为学生党员以及团支书,我可以带领班级同学参观抗战纪念馆,开展主题团日活动,重温入团誓词。身为国旗护卫队队长,我要更加严格训练,提高业务水平,让每一次升旗仪式都成为校园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课堂。通过自己的行动,感染和带动更多同学爱国奉献。
服装设计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徐苏:
我怀着无比崇敬和激动的心情观看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看着整齐划一的方队、先进精良的武器装备,我心潮澎湃、热血沸腾,这不仅展示了我国强大的国防实力,也展示了我国在经济、科技等领域的巨大发展成就。看到人民军队身着智能化生产线制造的服装、鞋靴等,步伐铿锵、气势如虹,现在的军服不再是普通服装,而是AI智造一体化技术在对传统军需生产深刻变革后的智能科技战袍!我深受教育和鼓舞,我们将继续深化课程思政改革,在服装设计学院的数智化专业课程中嵌入数字服装案例,让学生理解个人技能提升与国家实力增强的内在关联,引导学生以智能技术赋能国家发展,激励同学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陈国强: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仪式是一场震撼人心的盛典。作为思政课教师,看着祖国变得如此强大,我的内心非常激动,让我更加珍惜当前的幸福生活,也深刻认识到在今后的生活中要始终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看着受阅方队步伐整齐划一,先进的国产武器装备一一亮相,我心中满是自豪。这不仅展现了中国军队的强大实力,更是国防现代化的伟大跨越。中国军队从弱到强,如今已成为捍卫国家主权与和平的坚实力量。在今后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中我要主动传承先烈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愿祖国繁荣昌盛,和平长久。
数字艺术学院党总支书记戚毅:
作为新时代人民教师,此次阅兵式令我深感震撼、倍感自豪、深受激励。联合军乐团演奏的一首首抗战经典曲目,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铭记历史重要性,一面面红色战旗承载着无数英雄先辈的铁血荣光,一件件高技术装备展示了祖国强大的实力底气。和平来之不易,我们要铭记历史、珍惜当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将以此次阅兵式为契机,持续推动党建与专业的深度融合,在师生中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鼓励大家用数字语言创作出更多有思想、有温度、有深度的艺术作品,为社会培养更多具有爱国情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数字艺术人才,让伟大的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美丽光芒。
视觉传达学院辅导员徐晨曦:
九三阅兵充分展现了抗战英雄部队的血脉传承,充分展示了新时代人民军队政治建军新风貌、力量结构新布局、现代化建设新进展、备战打仗新成效,让人心潮澎湃、壮志激昂。这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一次生动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激励我更好地引导青年学生,将这份爱国热情转化为刻苦学习、锤炼品格的实际行动,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伟业,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自己的力量。
美术学院党总支书记周山华:
习近平总书记具有深刻历史意义的讲话让我们懂得了抗战精神的内涵和价值,这将永远成为激励着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抗战历史是一座丰富的艺术创作宝库,纪念大会则是一堂深刻的思想洗礼课。我们将鼓励年轻师生积极参与宏大的抗战主题创作,将观看纪念大会的感动转化为具体的艺术创作行动,在实践中深化对抗战精神的理解和把握。在美术创作课程融入课程思政内容,通过系统挖掘抗战历史资源、创新艺术表现形式、搭建实践转化平台,将纪念大会的精神感受转化为专业创作的思想源泉和精神动力,创作出更多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抗战精神的优秀作品,为新时代文艺繁荣贡献力量。
服装设计学院24级学生骆柏宇:
观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活动,让我心潮澎湃、热泪盈眶。这场盛典不仅是对历史的庄严回望,更是对精神的传承、对使命的召唤,作为一名党员学生,我在震撼中深刻感悟着历史的厚重,更在沉思中明晰了当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转化热情,是责任落地的关键。爱国从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具体的行动。作为学校大家庭的一员,将爱国热情转化为推动学校事业发展的动力,是党员学生应有的自觉。党员学生的使命,就是把爱国热情转化为可落地的行动,在校园中担当起“和平的守护者、发展的推动者”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