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上午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
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
学校组织全体师生集体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通过集体观看,引导全体师生铭记历史、珍惜和平,立志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周庆礼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场面雄壮激昂,国威军威震撼人心。习近平总书记在阅兵式上的重要讲话,铿锵有力,鼓舞人心,彰显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决心与捍卫国家主权的能力。这场阅兵不仅是一场展示国威军威的盛典,更是一堂震撼人心、直抵灵魂的爱国主义教育公开课和思想洗礼课。今日之中国,已从历史烽烟中淬炼出新时代的钢铁脊梁,作为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我们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光荣使命,必须将爱国情怀和伟大抗战精神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让青年学子在触摸历史温度中筑牢信仰之基,传承永不褪色的红色基因。目前,学校正在积极推进的高淳溧水新四军文化研究基地建设,正是将抗战精神融入教育实践的重要举措。我们要引导青年学子从伟大抗战精神中汲取信仰的力量、奋斗的勇气、担当的自觉,进一步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激励全体师生在民族复兴伟业的新征程中百舸争流、千帆竞发,为强国建设贡献火热的青春力量。
党委委员、党委工作部部长高水冕
纪委办公室主任周启国
今天参加了学校组织的集体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活动,作为一名高职院校纪检工作人员,观看盛世阅兵,心潮澎湃。国威军威,如虹气势,深刻昭示了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国家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这既是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更是一次震撼人心的精神洗礼。深感必须立足本职,坚守职责,以铁的纪律护航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坚强纪律保障,不负伟大时代。
学生工作处处长张宝中
今天,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全程观看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直播。“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庄严宣告回荡在天安门广场时,历史的厚重感与新时代的使命感交织于心。受阅部队官兵昂扬的英姿、先进装备的磅礴气势,彰显着捍卫和平的钢铁意志与民族复兴的硬核力量,令人心潮澎湃。我深刻感受到:抗战精神是永不褪色的精神火炬,更是激励教育工作者育才报国的强大动力。我们应将红色基因融入工匠人才培养,引导青年学子传承先辈“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在新时代的征程上书写无愧于历史的青春华章!
校团委书记孙晓燕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庄严而震撼,让我深感“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历史铁律,也更坚定了新时代共青团的使命担当。从“九一八”局部抗战到“七七”全民族抗战,14年浴血铸就近代以来抗击外敌的首次完全胜利,这是中国共产党中流砥柱作用与人民战争伟力的结果 。中国作为东方主战场,以巨大牺牲为世界反法西斯胜利作出不可磨灭贡献,赢得大国地位与民族尊严。我将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与“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融入“大思政课”堂与实践,引导团员青年厚植家国情怀、锤炼专业本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铭记,不是延续仇恨,而是为了更好开创未来。我将与青年一道,传承抗战精神,维护和平正义,在新征程上续写“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篇章。
办公室主任助理吴恩百
九三阅兵,心潮澎湃,倍感自豪。受阅将士步伐铿锵、斗志昂扬,新型装备威武列阵、气势如虹,充分展现了国家强大的国防力量和现代化建设辉煌成就。作为一名高职教育战线的党员干部,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肩头重任,定将阅兵激发的爱国热情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为强国建设贡献职教力量。
后勤处副处长孙永玲
今日上午,我怀着崇敬的心情观看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仪式。当联勤保障部队方队、信息支援部队方队等新型力量以昂扬姿态通过天安门时,我深感震撼,更从中汲取了关于后勤保障工作的深刻启示。阅兵中,联勤保障部队方队身着各军种制服,彰显其从“单一保障”向“全域联合”的跨越。这让我联想到校园后勤工作,过去我们可能局限于“水电维修”“餐饮供应”等单一服务,而今需以体系化思维整合资源。阅兵展示的是国家防务力量的飞跃,而于我们而言,它是映照后勤工作的一面镜子。新时代的职业院校后勤,亦需以“联合、智能、忠诚”为纲,将阅兵精神转化为“服务育人”的实际行动,为培养大国工匠筑牢坚实的后勤基石。
学生工作处资助中心主任钱莉娇
观看九三阅兵,于我而言不仅是一次视觉的震撼,更是一场精神的洗礼与使命的重申。当整齐划一的受阅方队迈着坚定的步伐通过天安门广场,当先进精良的武器装备一一亮相,我深切感受到了祖国的强大与昌盛,心中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这强盛是历经沧桑后的浴火重生,是无数先烈用鲜血铺就的光明之路,是今日中国挺直的脊梁。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强盛的中国需要青年接力守护,民族的未来需要教育用心托举。我将用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每一堂课、每一次引导,让“铭记历史、开创未来”不再是口号,而是化作青年学子心中的信念、脚下的力量,用奋斗书写的人生答卷。
自动化工程系主任张海红
作为高职院校自动化工程系系主任,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组织全系师生收看了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实况。当看到受阅方阵中装备精良的现代化武器装备,特别是智能无人作战系统、新型信息化装备的亮相时,全系师生不约而同地爆发出热烈掌声。这让我们深刻感受到,当年先辈们用血肉之躯筑起的长城,已转化为今天科技强军的坚实后盾。近期系里将启动“红色工匠”培养计划,把抗战精神融入《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等核心课程,组织学生到军工企业开展现场教学,让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既有过硬本领,更有赤子之心。正如老教师李建国在讨论时所说:“当年西南联大的师生在防空洞里坚持教学,今天我们更要传承这种精神,把实验室建在强国路上。”
自动化工程系团委书记、专职辅导员周笛
当受阅队伍迈着铿锵步伐通过天安门广场,那一支支雄姿英发的方队,展示着我国强大的军事力量和军人的昂扬风貌,让我深刻感受到祖国的繁荣昌盛;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更深感使命在肩。作为高校辅导员,这不仅是一次精神洗礼,更是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历史的回响警示我们铭记苦难、致敬先烈,受阅将士的风貌彰显着大国力量。我将把这份震撼与感动融入育人工作,引导青年学子从历史中汲取奋进力量,厚植家国情怀,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自动化工程系专职辅导员韦玉龙
观看完庄严盛大的阅兵式,我内心满是振奋与自豪,更深感作为高校辅导员肩负的责任之重。受阅将士昂首阔步的身影、先进装备整齐列阵的雄姿,生动展现了祖国的强大实力与民族的昂扬风貌,从往昔风雨兼程到如今山河锦绣,祖国每一步跨越都凝聚着无数人的拼搏,这不仅是实力的彰显,更是精神的感召。作为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看到同学们的“热血沸腾”“此生无悔入华夏”,更觉使命在肩。我明白这份震撼与感动,正是一堂鲜活的励志课。我会始终以生为本,把这份震撼与感动转化为育人动力,引导学生让青春底色与祖国发展同频,把对祖国的热爱,化作课堂上钻研知识、实践中锤炼本领的动力,让青春在为国家发展、民族奋进的征程中绽放光彩,成长为可担重任的新时代青年!
自动化工程系电气244班杨雨杭
当庄严的阅兵仪式在天安门广场展开,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观看直播,内心满是震撼。看着整齐划一的方阵、先进精良的装备,仿佛看到了那段艰苦卓绝却又无比光辉的抗战岁月。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更是让我深感铭记历史的重要性。作为青年学生,我们应传承伟大抗战精神,以史为鉴,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机械工程系数控技术专业负责人吴彬
铁流滚滚,战机翱翔。这场展示国威军威的盛典令我热血沸腾。作为一名数控技术专业教师,我观看阅兵时格外关注现代化高端装备展示。这些自主研发的现代化武器装备,凝聚着中国制造业的最高水准,体现了精密加工与智能控制的完美结合,让我深感专业自豪。阅兵不仅是视觉盛宴,更是精神洗礼。它展示了伟大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的赓续传承,让我更加坚定要在职业教育岗位上,将爱国之情融入教学工作,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机械工程系专职辅导员刘娜
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我内心深受震撼和教育。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阐释了伟大抗战精神的内涵与时代意义,受阅部队的威武雄姿展现了国家强大的和平力量。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我更加坚定了立德树人的初心使命。我将积极引导青年学生深刻铭记抗战历史,传承弘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和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鼓励他们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刻苦学习、增强本领,以实际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机械工程系工业设计专任教师侯宏平
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我怀着激动与崇敬的心情,全程观看了这场庄严隆重的大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这不仅是一次对历史的深情回望,更是一场对伟大民族精神的深刻传承与弘扬。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有力,人民军队受阅的威武场面令人振奋。我深切体会到,祖国的强盛与今日的和平环境来之不易,是由无数革命先烈以鲜血和生命铸就的崇高成果。身为教育工作者,我更加坚定了“立德树人”的初心与使命。我将把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及其蕴含的坚韧不屈、团结奋斗的精神,融入日常教育教学之中,引导学生铭记历史、珍惜当下、奋发向上,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国家的富强与民族的未来贡献青春力量。
机械工程系智能242班杨文秀
观看九三阅兵仪式,既是一次视觉上的震撼体验,也是一次心灵上的深刻洗礼,更引发了我对历史、现实与未来的诸多思考。作为机械工程系的学生,我们不仅是未来工业发展的建设者,也应当是红色基因的传承者。红色基因中包含了对工作极端负责、精益求精的态度。这与机械工程所强调的精度、可靠性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高度契合。深入挖掘专业发展史中的红色故事,在实践中体会机械精度与历史厚重感的融合,提升对专业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机械工程系机制241班孟浏
作为一名大学生,观看此次阅兵仪式,我内心充满了激动与自豪。当整齐的方队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走过天安门广场,当先进的武器装备一一亮相,我深刻感受到了祖国的强大。这不仅是一次军事力量的展示,更是一次民族精神的凝聚。作为机械专业的学生,我看到了我国在国防科技工业方面的巨大进步,也意识到自己肩负着推动科技进步、助力国家发展的重任。我们应铭记历史,传承抗战精神,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信息工程系主任王国珍
当搭载着我国自主研发装备的方阵驶过,当航天科技与国防力量深度融合的画面展现在眼前,我既为国家国防实力的跃升倍感振奋,更深刻感受到“航天强国”战略下,职业教育赋能产业、培育人才的使命之重。我们以“航天精神铸魂、创客教育筑基”为核心,从研制全国首颗高职院校科普卫星“南京号”,到落地大国工匠工作站,再到构建“卫星地面站—测控中心—创客工坊”实践平台,每一步都是对“科技强国”的践行。信息工程系更将航天特色融入专业建设,让学生在“做中学”中触摸航天科技的脉搏。我们将以阅兵精神为激励:深化“政行企校创”协同,开发更多实战项目,优化创客教育体系,培育更多创客型工匠。以空间为平台、以专业为支撑,用创客之力筑牢学生发展的根基,让每一位学生自信面向未来,成为航天强国、智造强国的“螺丝钉”。
信息工程系党支部书记陈雪
观九三阅兵后心潮澎湃,和平来之不易,苦难历史绝不能重演。强国强军才能令国家屹立不倒,本次阅兵让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国防装备的展示,更是航天科技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立体教科书。本次阅兵时智能化信息化部队方阵的出现让我们倍感鼓舞,它促使我们坚定航天特色育人方向,将“两弹一星”精神融入课程思政,以史为鉴,珍视当下,培育具有航天品质的人才——既有卫星轨道计算般的精密思维,又有火箭发射般的创新激情,还有航天人特有的“万人一杆枪”的协同精神。在这条跨越天地的信息高速路上,我们将全力培养能守护太空信息安全、突破航天芯片封锁、创新宇宙通信协议的新时代“航天信息尖兵”,为中华民族的航天梦筑牢人才轨道。
信息工程系教师郑旻璐
今天上午的阅兵式上,80响礼炮、整齐的方阵、先进的装备,彰显着国家的强大,让我深切感受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让我更加缅怀为抗战胜利英勇献身的革命先烈,他们的精神如璀璨星辰,照亮着我们前行的道路。抗战精神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是万众一心、共御外侮的大局意识,是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是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作为一名高职党员教师,我要将抗战精神融入日常教学中,让学生们了解那段艰苦卓绝的历史,传承革命先烈的精神。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我会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工匠精神,同时,我也会紧跟时代步伐,将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融入教学,不断提升教学质量,为培养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信息工程系教师荀丽丹
今天我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观看“反法西斯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让我们想到那些长眠于历史长河中的革命先烈,曾用血肉之躯筑起抵御侵略的长城,用坚定信念点燃民族复兴的火种。他们或许没有留下姓名,却以“为有牺牲多壮志”的豪情,换来了我们今日的安稳。这份沉甸甸的付出,让每一次提及“先烈”二字,都心生敬畏——那是对生命的崇高礼赞,更是对信仰的深深敬仰。如今,祖国的强大早已不是课本上的文字:飞驰的高铁穿梭山河,浩瀚的太空留下中国足迹,守护万家灯火的国泰民安,都是先烈们当年憧憬的“新中国”模样。这份强大,是无数人接续奋斗的成果,更让我们对祖国充满敬意。
信息工程系移动商务243班窦婷婷
当战旗迎风招展、铁甲洪流浩荡驶过天安门,我仿佛听到了“胜利的足音跨越时空而来”的激昂回响,更看到了“强军方能强国”的使命担当在熠熠生辉。这场阅兵,是历史荣耀与未来征程的深情对话:抗战时期传承下来的英雄血脉部队,与新时代涌现的新域新质作战力量交相辉映;徒步方阵的铿锵步伐,与装备、空中梯队的体系化战术同频共振,共同彰显着捍卫国家主权、守护世界和平的钢铁意志。走出阅兵现场,我更加明白,和平的基石是实力的支撑,民族的复兴需要青年的担当。我定将“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化作实际行动,用忠诚和汗水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新辉煌。
信息工程系卫星通信与导航技术242班范子航
9月3日上午,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通过直播同步观看阅兵盛况,心潮澎湃。当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强调铭记历史、捍卫和平、实现民族复兴时,全场掌声雷动。受阅部队整齐划一的步伐、新型装备的震撼亮相,让师生们深切感受到国家强军兴军的坚定步伐。作为新时代青年,要传承抗战精神,将爱国情怀转化为奋斗动力,立足岗位、苦练本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信息工程系移动商务241班陈雨欣
9月3日上午,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观看这场盛会,我心潮澎湃。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犹如钟声回荡,提醒着我们铭记历史。先辈们浴血奋战,才换来今日和平。作为学生,我们应传承抗战精神,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历史的画卷永远展开,我们将在新时代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电子工程系团委书记、辅导员魏澜
作为一名新时代高校教师,观看完庄严盛大的9.3阅兵仪式,我心中涌起难以平息的激动与自豪。铿锵的步伐、坚定的目光、威武的装备,不仅展现了国家强大的国防力量,更折射出一个民族从苦难走向辉煌的精神历程。这场阅兵,是对历史的铭记,更是对民族精神的深刻诠释。它让我看到,曾经饱经沧桑的中华民族,如今已傲然屹立于世界东方。这背后,是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和平,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不懈奋斗的成果。对于我而言,这不仅是一次视觉的盛宴,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我将把从阅兵中汲取到的爱国精神和奋进力量,传递给我的学生们。引导他们铭记历史、珍惜当下,激励他们在新时代勇担使命,将个人的成长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以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
电子工程系智能产品开发与应用241班孙雨欣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阅兵式启幕,震撼画面深深烙印心间。整齐的方阵、精良的装备,既彰显如今国家的强大实力,更让人忆起80年前,无数先烈为抗击侵略、守护家国挥洒鲜血,才换来今日和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个特殊纪念日让我更懂这句话的重量,也深感责任在肩。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会以此次阅兵和纪念日为激励,学好专业知识,提升素养,将先辈的爱国与奋斗精神融入血脉,未来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为国家繁荣添砖加瓦,不负历史嘱托与时代使命。
电子工程系无人机应用技术242班何智思
观抗战胜利八十周年阅兵盛典,胸中激荡难平,万千感怀油然而生。当铿锵步履响彻广场,当铁甲雄师次第列阵,一个民族从沉沦到崛起的壮阔史诗,正以雄浑姿态铺展眼前。九三阅兵不仅是对浴血先驱的深切追思,更是对和平信念的郑重昭告。战旗猎猎,承载着往昔烽火中的不屈魂魄;利器森然,彰显着今日复兴路上的硬核底气。二者交相辉映,恰是民族精神薪火相传的生动注脚。从昔日装备窳劣到今朝信息化劲旅,器物之变的背后,是国家实力的跃迁,更是“知耻后勇”的历史觉醒化作的前行势能。身为新时代学子,当以史为镜鉴,以理想为舟楫,将个人之小我融入民族复兴之大我。潜心向学,砺能笃行,方能告慰先辈热血,不负这用牺牲换来的太平盛世,让复兴之路在我辈脚下延伸向更远的前方。
人文社科系党支部书记李杰
今天,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观看了阅兵仪式,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当整齐划一的方队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通过天安门广场时,当先进精良的武器装备依次亮相时,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祖国的强大和昌盛。作为一名系党支部书记,我在为祖国感到自豪的同时,也深感责任重大。阅兵式展示了我国国防力量的强大,而教育则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我们肩负着为祖国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要以阅兵仪式为契机,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日常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他们成为有担当、有作为的新时代青年,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也将继续努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学校的发展和教育事业的进步不懈奋斗。
人文社科系专任教师薛蓓蓓
作为高校教师,我将持续把“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勇担历史使命”的精神引领融入教学、科研与创作实践。立足专业课程,引导学生在身体力行中涵养家国情怀、砥砺专业本领,锻造青春之“形”,铸就精神之“魂”。我们要把奋勇前进精神转化为履职尽责的实际行动,在服务青年中成长,在时代洪流中奋进,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舞出青春风采,书写挺膺担当的精彩篇章!
人文社科系团委书记、辅导员芮慧娟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大会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检阅部队,这不仅是对历史的深情回望,更是对民族精神的庄严礼赞。80 年前,中华儿女以血肉之躯筑起钢铁长城,将侵略者赶出家园,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如今,广场上的庄严仪式、整齐的受阅部队,既是对先烈的告慰,也彰显着中国维护和平、捍卫正义的坚定决心。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阐释了抗战精神的时代价值,提醒我们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人文社科系大数据与会计242班郭思淼
今天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反法西斯战争暨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回首这80年,中国人民经历了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最终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无数的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用生命和鲜血换来了今天的和平与安宁。虽然是在教室里看直播但同样震撼人心,伴随着激昂雄壮的国歌奏响,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我的内心涌起强烈的爱国之情。那整齐划一的徒步方队,迈着坚定有力的步伐,展现出人民军队的威武之姿与钢铁意志。作为一名大学生,我深知历史赋予我们这一代青年的使命。我们要铭记历史,传承和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在学习中不断充实自己,培养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在工作中积极进取,服务同学,团结带领广大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和国家观。我们更要以史为鉴,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将对祖国的热爱转化为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毛莉
烽火硝烟虽远去,精神丰碑永不倒。今天,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一场盛大的阅兵仪式拉开帷幕。这不仅是一次军事力量的集中展示,更是对历史的庄严回望,对和平的坚定守护,对未来的郑重宣示,其意义深远,影响重大,是一堂激励爱国心、强国志、报国行的鲜活的思政课。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今年的阅兵仪式,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展现着强大的现实力量,更指引着光明的未来方向。80年前,经过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中国人民最终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的一座精神灯塔,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让我们在缅怀历史中汲取力量,在展示实力中坚定自信,在凝聚精神中奋勇向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罗倩
教育,是一场静待花开的守望,也是一场面向未来的“阅兵”。我们今天培养的学生,就是20年、30年后的“受阅方阵”。他们将以什么样的姿态走向世界?将以什么样的精神建设国家?答案,就藏在我们今天的课堂里。各位同仁,我们或许平凡,但我们的事业无比崇高。我们不是聚光灯下的主角,但我们是时代进步的幕后英雄。正如大阅兵中的每一位士兵,都以标准的动作、坚定的步伐,共同铸就了国家的威严与力量。我们每一位教师,也以平凡的坚守、无私的奉献,共同托举着民族的未来与希望。最后,请允许我以一名普通教师的身份,向所有为教育事业奉献青春与热血的同行们致敬!向所有在历史长河中为民族独立与复兴付出生命的先烈们致敬!愿我们以吾辈之微光,耀时代之山河;以三尺之讲台,育万代之栋梁!
纪委办公室干事林雪
在学校组织下观看了阅兵直播,我心潮澎湃。画面中军人的铿锵步伐展现了钢铁般的意志,大国重器彰显非凡实力。这不仅是一次视觉震撼,更是深刻的党性洗礼。作为纪委办公室一员,更感使命光荣、责任在肩,必将这份自豪与震撼转化为履职动力,以忠诚干净担当践行使命,严守党的纪律,捍卫党的纯洁,为强国复兴征程保驾护航。
蓝岛创客空间教师朱妍焘
今日观看纪念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心潮澎湃。将士步伐整齐,装备精良,展现国家强大。当无人机方阵掠过天际,当我军新型信息化装备驶过长安街,我看到的不仅是国防力量的强大,更是创新精神的集中展现。这些尖端装备的背后,正是千千万万个“军创客”的智慧结晶。强国需要硬实力,更需要创新力。我们教育工作者必将牢记使命,用创新教育培育更多未来创客,为国家安全构筑一道无形的“创新长城”。让学生明白——创客不仅是制造,更是创造;创新不仅是技能,更是责任。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