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南昌交通学院:以劳育人,在责任田里播种时代新人成长希望
2025-05-13 14:29:00

  为积极响应新时代劳动教育号召,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南昌交通学院于近日开展2024级本科生劳动教育实践创新试点工作。此次试点依托精心设计的课程体系与校内特色实践基地,创新采用“理论+实践+责任”三位一体的模式,全力打造劳动教育“必修课”,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注入新活力。


构建“责任共同体”,共筑劳动实践新阵地

  劳动教育不能纸上谈兵,需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南昌交通学院以班级为基本单位,将校内实践基地科学划分为120块专属责任田,由2024级本科生班级逐一认领并挂牌管理,每块责任田都配备专属的“劳动成长档案”,这份档案就像学生们的“劳动日记”,详细记录着种植计划、养护过程的点点滴滴以及最终的成果收获,真正形成了“一班一特色”的劳动实践样本,这种“包干到户”的实践模式,让劳动教育有了实实在在的载体,让学生们亲身体悟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深刻劳动哲理,也让责任田成为了他们成长路上的“责任课堂”,在实践中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打造“田间思政课”,深化劳动育人新内涵

  劳动教育不仅是技能的传授,更是价值观的塑造。南昌交通学院充分挖掘劳动教育中的思政元素,邀请学院院长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别开生面的“劳动实践思政课”现场教学。

  院长们手持农具,亲自示范耕地技巧,以“锄头下的农耕文明”为切入点,深入浅出地阐释劳动教育在立德树人中的基础性作用。在翻土、起垄、播种等实际操作过程中,学生们不仅加深了对“粒粒皆辛苦”的认知,更在劳动中感受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力量。这种将思政教育融入劳动实践的方式,让思政课变得更加生动鲜活、富有感染力,真正实现了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




耕耘中收获成长,淬炼时代新人新品格

  劳动教育是一场润物无声的成长之旅。在劳动教育实践基地里,铁铲翻动的是土壤,播种的是希望,培育的是品格。学生们从最初的农具使用“小白”,逐渐成长为能够熟练协作完成土地开垦、作物种植等任务的“小能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仅掌握了实用的农耕技能,更在团队合作中增强了责任意识,学会了相互支持、相互配合。2024级人工智能学院软件工程专业的何天欣同学感慨道:“当亲手埋下第一颗番茄种子时,突然明白劳动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需要耐心和汗水的‘真功夫’。看着幼苗破土而出,那种成就感比打游戏通关更有意义。”

  南昌交通学院将以责任田为新的起点,持续推动劳动教育与思政、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构建“懂劳动、会劳动、爱劳动”的全方位育人体系。让学生在躬耕实践中淬炼品格,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来源:南昌交通学院;文:闵淑琴、余志川)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