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的决策部署,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关于语言文字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主动服务乡村振兴国家战略。7月31日,南昌职业大学“以新风尚筑中国梦”志愿服务队赴吉安市新干县麦㙦镇丘田村开展了主题为“普通话传情,关爱老人心”的系列敬老爱老活动。
团队与当地老人活动合影 魏紫萱 摄
破解农村“空巢”不“空心”的难题,让广大空巢老人老有所乐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应有的题中之义。然而,团队调研走访发现,丘田村大部分老人由于受教育程度低,普通话“听得明白”却很难“说得清楚”,部分老人因不会讲普通话、不认识规范汉字,只能一辈子待在村里,村中农特产品在十里八乡出名却受限于语言沟通问题销路不畅,村中普通话普及程度整体较低但现实学习需求强烈。基于此,团队联合村委会、社工组织在村篮球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集互动游戏、敬老摄影、手工体验、健康排查、技能培训为一体的推普助力乡村振兴系列活动。
敬老摄影,定格微笑
7月31日早晨6点,活动现场,志愿者们早早地拉起红色底布,放好板凳,布置好拍摄场景等待老人们的到来。团队希望通过公益摄影捕捉到老人们最真挚的笑脸,为老人们留下珍贵的记忆。
“奶奶,笑一下,您笑起来真好看。”“好,小朋友和奶奶靠近一点,看镜头,321.”摄影志愿者魏紫萱耐心地帮助老人调整坐姿,随着“咔嚓”一声快门响,老人精神矍铄的模样被相机定格。
“很多留守老人除了身份证外,几乎没有拍过一张像样的肖像照。”说起活动的初衷,队长杨嘉文很是感慨。
忙活了一个上午的时间,志愿者们忙得连口水都没喝,陆陆续续为40余位60岁以上的老人拍摄了心仪的肖像照,后续还将为老人打印照片。
团队成员魏紫萱为留守老人与孩子摄影 俞欣洁 摄
团队成员魏紫萱为老人摄影 俞欣洁 摄
套出精彩,圈住快乐
套圈活动吸引了大批老人齐聚现场,面对地上摆放的琳琅满目的奖品,老人们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只见老人们领好套圈后,齐刷刷站在起投线外,纷纷瞄准心仪物品蓄势待发。
“手太高了,身子压低一点。”老人们在志愿者的引导下试投了几次后,逐渐熟悉套圈规则和手法。“这群大学生是好娃娃啊!给我们带来知识和快乐”村中参加活动的退伍老兵如是说。
村中老人进行套圈游戏 魏紫萱 摄
守护健康,血压测量
志愿者们在活动现场搭起一块小桌,摆上仪器,便迅速汇聚起一群老人。志愿者们热情地为老人测量血压,还耐心地询问老人身体状况,解答老人的各种问题,对其症状进行相关的讲解并给予饮食建议。同时,还为老人普及糖尿病、高血压保健知识和日常生活的养生常识,引导他们树立防护意识,培养健康生活习惯。
队员们的细心嘱托让村里的老人们感受到了温暖,纷纷表示会更加注重自身健康问题,对高血压做到早预防早控制。初步统计,有80余位老人参与了血压检测,发现高血压风险人数占比为10%,志愿者们对有高血压风险的老年人均进行了初步的健康指导,并嘱咐如有不适尽快就医。
团队成员欧阳佳丽为老人进行血压测量 俞欣洁 摄
团队成员欧阳佳丽为老人进行血压测量 俞欣洁 摄
一笔一划,您的名字
“我想学,学会了自己能写,领养老金不用摁手印,不会写很苦的。”镜头前的老人有些无所适从又充满渴望。“这个字念聂 这是你的姓,来,这个是‘来’,‘福’聂来福,我们再写一遍。”志愿者手把手指导,老人第一次写出了自己的名字。老人说这个活动圆儿时的“上学梦”。现在,已经有20多位老人学会了书写自己的姓名。其中,成功学会并能够独立书写姓名的老人比例高达80%以上。
队长杨嘉文教老人写名字 俞欣洁 摄
活动共吸引110余位老人参加,志愿者累计为70余位老人进行了线上社保年度认证服务,节省时间平均约2小时/人,为70余位老人下载“国家反诈”APP并开通来电预警服务,套圈活动累计送出价值400余元的奖品,形成书面调查问卷98份,送出推广普通话主题折页、手册50余份。
团队成员杨嘉文为当地老人派发宣传册 俞欣洁 摄
通过此次活动,老人们收获了快乐和知识,志愿者得到了锻炼和成长,实现了青年学生成长成才和空巢老人老有所乐的“双向奔赴”,普通话的文明之“花”也在乡土大地上悄然绽放。(来源:南昌职业大学;文:黄福财;图:俞欣洁)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