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青禾丽村行,教育润童心
2025-07-30 16:50:00

  “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如明灯照亮前行道路。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部署,6月30日至7月6日,宜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与设计学院、学前教育学院“青禾”志愿服务队,奔赴江西省丰城市丽村镇,以青春之姿深入乡土,在实践中展现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

  01除秽护田,共筑沃野好风光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引下,“青禾”志愿者们以实际行动诠释“劳动兴农”理念。他们拿起工具,开展村道“美容”行动,清理杂草垃圾,整治卫生死角,为乡村环境“梳妆打扮”,为后续发展乡村旅游、打造宜居村落奠定坚实基础。志愿者们走进田间,虚心学习如何分辨秧苗与杂草,挥洒汗水,用双手擦亮乡村的“颜值”,激活乡村振兴的“底气”。在这片土地上,劳动教育与生态振兴同频共振,“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振兴理念在泥土与汗水中深深扎根、发芽。



  图为志愿者们在丽村镇开展劳动活动

  02“画”说平安,共筑安全防线

  “青禾”志愿者将“安全宣传+美育实践”紧密融合,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到实处。他们走进村民家中,发放防溺水宣传单,耐心讲解溺水危害与“六不准”原则,为乡村安全筑牢防线,促进“家庭+学校”教育合力的形成。同时,志愿者们充分发挥专业特长,以艺术为笔,在村口墙面精心绘制“防溺水”主题墙绘。色彩鲜艳、生动形象的墙绘不仅将防溺知识融入村民日常生活,也为村落墙体增添一抹亮色,成为乡风文明建设的鲜活载体。



  图为志愿者们在对木村开展防溺水活动

  03绘美丽村,塑造乡村新品牌

  为助力乡村振兴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青禾”志愿服务队深入挖掘乡村特色,将其融入文化建设之中。他们在乡村各处绘制特色墙绘,用画笔凝练乡村精神标识。万亩油菜花田旁,创意方言楼梯别具一格,为乡村文旅注入新活力;知青记忆馆周边,红色水井文化墙绘栩栩如生,厚植乡村精神根脉;村道围墙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勾勒,让文明新风悄然融入村容村貌。这一系列实践,以文化为乡村赋能,擦亮乡村品牌,凝聚发展合力,将文化内涵具象化,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隐形引擎”。

 




  图为志愿者们在丽村镇开展文旅宣传活动

  04育助丽村,问诊教育帮扶策

  “青禾”志愿团队聚焦“教育帮扶+红色文化”调研,为乡村振兴注入“人才底气”与“精神动能”。他们深入乡村,与不同年龄层的村民亲切交流,了解村民对教育帮扶项目的认知,倾听他们在教育方面面临的师资短缺等难题,深入挖掘乡土需求。同时,志愿者们积极宣传丽村红色记忆馆的详实史料、“五馆”整合的党建阵地等红色资源,让本土红色印记深入人心。通过教育赋能提升乡村发展的“硬实力”,以红色文化厚植乡村振兴的“软实力”,共同托举起乡村振兴的美好未来。





  图为志愿者们在丽村镇开展调研、志愿活动

  本次“青禾丽村行,教育润童心”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紧紧围绕乡村振兴与红色文化传承,通过劳动实践、美化乡村、走访调研等丰富多样的活动,凝聚起乡村精神力量。红色精神在乡土扎根生长,成为推动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激励着更多青年投身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为乡村发展贡献青春智慧与力量。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