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至6月——历时四个月、覆盖全区95名校级领导的绍兴市越城区中小学校长任职资格90学分培训于近日圆满结束。本次培训由区教体局主办、浙江师范大学承办,通过三期区内集中面授和两批跨市外出研学,聚焦“赋能未来教育,培养创新人才”主题,系统提升校长课程领导力、文化构建力与数字化治理能力。
第一期区内面授:聚焦管理哲学与人文关怀
3月14日上午,越城区中小学校长任职资格90学分培训在成章小学报告厅正式启动。开班仪式由越城区教育体育局组织人事科副科长陈侃主持。越城区教育体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王颖以《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做一名合格的学校管理者》为题,强调“校长是教育改革的‘第一责任人’,须以学生成长为核心,以质量为生命线”,在新的教育形势下,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对更好地履行职责、引领学校走向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并指导在座校长们深刻理解、实践正确政绩观的方法论。浙江师范大学终身教育学院副院长沈峻岭从AI时代教育变革切入,提出打造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越城区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张敬洪强调了培训纪律要求,以及有关注意事项。开班现场,95名学员以“空杯心态”开启一场“问道、破局、超越”的成长新征程。
3月14日上午,杭州临平区星桥中学总校长邱曙光带来《基于实践谈提升学校管理的道与术》专题讲座,阐述了学校管理 “道” 与 “术” 融合的三重境界:“道如根深”,强调教育 “大道至简”,是 “好空气远比营养品更重要” 的温度、“幸福地创造幸福” 的智慧及 “做简单管理” 的坚守;“术若花开”,分享了 “十大管理观点”“文化浸润”(如大课间跑操体现民主肌理)、“赋权增能”(做简单管理)等 “匠心之术”;“道术共济”,指出无道之术如无根之木,无术之道如雾里看花,唯有 “价值理性” 与 “工具理性” 结合,教育才能成为 “可见的风景,可触的温度”。讲座让听众领悟到管理是有温度的生长刻度,校长要成为点燃火把的诗人。
3月14日下午,浙江师范大学杰出教授、博士生导师周跃良作《人工智能 + 教育:学校教育改革与研究》专题讲座。他以 “人工智能时代培养什么样的人” 等问题切入,指出人工智能给教育带来挑战与机遇,当前教育存在心理危机等问题,学校应着眼未来,提升学生非认知能力。在课程教学上,他强调要确定学生学习内容,实现课程个性化与人机协同教学;教师需提升德育、教学等核心素养。最后,他建议突出教师德育能力、重视课程开发、注重人机协同能力建设。
3月15日上午,杭州市长河高级中学德育正高级教师杨春林作《做有温度的教育》专题讲座。他以 “不当班主任的理由” 切入,结合自身案例鼓励坚守教育初心,以学生成长需求为动力,从四个维度阐述践行有温度的教育:开展登山、中秋晚会等多样班级活动促进全面发展,师生共定班规增强自我管理意识,以智慧导航替代强硬管理,实施 “责任方案” 等弹性处罚引导自主反思;还分享了发送关爱短信、正向引导等实用方法,提出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人无数、名师指路、自己去悟” 的成长路径,强调教育要尊重差异、展现智慧,让教育成为温暖的存在,为参训校长带来深刻启发。
首批外出研学:探访宁波标杆校
3月27日-29日,46名学员赴宁波开展深度研学。通过走进宁波多所标杆学校,深入课堂教学现场、参与专题分享研讨、互动交流办学经验等形式,搭建起跨区域教育学习的桥梁。
3月27日下午,参训人员走进宁波滨海国际合作学校考察学习。该校建筑现代化且富有人文气息,走廊布满学生艺术作品和学习成果,彰显以学生为中心、鼓励自主创造的理念。在南山书屋,丁校长致欢迎词并介绍学校发展历程、教育愿景及未来规划;初中部德育主任分享通过社会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经验,小学部教务主任介绍创新课程设置和趣味教学方法。此次活动为同行提供了学习交流平台,助力区域教育发展。
3月28日,参训学员成员在宁波东海实验学校开展考察学习。上午,一行人在校长王建垂带领下,参观了教学楼、科创实验室、劳动基地等场所,感受 “潮” 文化中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的融合。王建垂校长以《生命因教育而精彩》为题作专题报告,围绕 “为现代家庭教孝贤,为未来社会育栋梁” 的办学主张,分享了 “馒头教育”“春季音乐会”“杨帆・启航” 教学展示等坚持 20 余年的特色活动背后的理念。
下午,学校三位中层干部进行经验分享:教科办主任朱英介绍基于 PDCA 循环的青年教师培养体系,通过闭环机制提升教师专业能力,成效显著;小学部学生处主任姚成伟阐述 “潮” 劳动课程体系,以 “五潮工程” 推动劳动教育创新,实现与生命成长的链接;学术中心主任王剑平分享 “三层课程体系” 及校本教研经验,形成良好教育生态。这些经验为学员提供了多维度参考。
3月29日上午,宁波市第七中学党委书记崔景刚作《励行树德 惠风和畅 —— 涵养文明和谐的校园文化》专题讲座。他以学校七十六载历程诠释 “大中教育”(“大” 为胸怀天下,“中” 为立身准绳),提出通过 “知行合一、知难而进、知书达礼、知恩图报” 四大路径建设文明校园:以 “德正”“志远” 课程实现价值观转化,借始业教育等锤炼坚韧品格,凭 “五位一体” 文明养成涵养德行,靠家校社协同培育责任担当,将抽象理念转化为 “启智、砺行、润心、笃行” 的具体实践,为文明校园建设提供范本。
第二期区内面授:文化育人纵深探索
4月15日上午,余姚市泗门镇中心小学党总支书记刘永永作《看见之美》专题讲座。他先介绍了学校从 “诚意学堂” 到 “杨贤江纪念馆” 的办校历史,随后阐述学校 “被看见” 的理念:“被看见” 是内心对认可、关注、激发的渴望,真正的 “看” 要看见全部孩子和孩子的全部、不一样的优秀,教育应相信独特、成全孩子、激发潜能、认可平凡。他强调学校管理者要做有心人,设计完整课程,关注校内外,看见师生之美,记录点滴,让教育 “看得见”,助力学生成长。
4月15日下午,杭州市未来科技城海曙小学书记、校长林建锋作《探寻培育 “三有” 时代新人的理想教育》专题讲座,分享学校以 “三有教育” 为核心的革新实践。
在管理革新上,学校将课时延长至 40 分钟,构建 “13+20” 重大方案体系,通过民主流程推动改革,优化作息安排,获评 “杭州市最具活力校园作息案例”。
理念上以 “培育有梦、有才、有爱的新时代启明星” 为目标,构建 “一核六维” 体系,聚焦国家课程校本化,开发八大学科课程节,创新启明星进阶评价体系。
实践中以项目化学习推动五育融合,应用人工智能辅助教学,建立书院式教师研修体系。目前家长满意度、教师参与度显著提升,为基础教育转型提供参考。
4月16日上午,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和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心副教授、校长国培专家库首批专家李更生带来了题为《新时代需要培育什么样的学校文化来立德树人》的精彩讲座。李教授深入分析了当下的时代背景,对文化和现代化的内涵进行了讲解,指出“办教育就是育文化,育文化就是养习惯”,在此基础上,他从精神层面、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行为层面提出了现代化视野中文化立德树人的具体路径,引发思考。
4月16日下午,浙江省特级教师、杭州市崇文世纪城教育集团总校长俞国娣作《学校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专题讲座。她结合自身办学经验,从 “校长立场”“校长实践”“校长思考” 三个维度展开,指出学校文化是教育的隐性课程,是凝聚师生价值认同、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力量。她分享了 “环境浸润”“课程载体”“活动赋能” 等文化建设创新实践策略,强调需立足校情、扎根传统、面向未来;还针对越城区学校文化建设现状与困惑展开探讨,建议以 “顶层设计 + 基层创生” 推动文化落地。参训校长表示深受启发,将以文化引领学校特色发展。
第二批研学:金华经验启示
5月15日-17日,第二批外出研学学员走进金华名校。此次研学延续首批研学的深度探索模式,以 “解码特色办学实践,提炼教育治理智慧” 为核心方向,通过沉浸式考察、专题研讨、经验交流等形式,深入挖掘金华地区名校在 “温暖教育”“国际视野培育”“儿童本位管理” 等领域的特色实践。
5月15日下午,越城区校长资格研训班一行在沈林强带领下,到访金华市环城小学。在该校正高级教师、全国劳模姚晓芳书记带领下,参观了校史陈列馆、图书室、明月园等,感受 “把孩子放在春天里” 的办学核心理念。
交流中,姚书记围绕建设 “最金华”“最古典”“最卓越”“最温暖” 的优质小学展开讲解,介绍了 “温暖课程” 体系(含 “暖家长” 课程)、升级后的阅读课程及多维度综合素质评价系统。其将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融入治校,形成 “致广大而尽精微” 的治校智慧,让学员感受到 “温暖教育” 魅力,为各校办学提供借鉴。
5月16日上午,参训学员到金华市荣光国际学校参观学习,学员们实地走访校园,感受学校的办学环境与氛围。随后聆听了吴小军校长的专题讲座《校长(副校长)的角色认同与调适》。吴校长结合自身丰富经验,分享了在行政工作、教育干预、个案研究及行政工作日志、教育日记写作等方面的心得,提到自己坚持每天写行政日志、每年撰写 200 多篇教育日记以记录教学得失,并通过具体案例强调教育干预在个案研究中的重要性,为学员们提供了借鉴和新思路。
5月16日下午,参训学员到浙师大附小考察。活动中,“校园小向导” 带领学员参观校园,展示了 “博雅银行” 积分兑换等体现儿童参与的场景。
浙师大附小党总支书记施彦文作《让每个儿童都主动生长》专题报告,以 “站在儿童心中央”“博雅课程育全人”“能量银行促成长” 为关键词,分享学校改革经验:将儿童参与纳入治理体系,构建 “三层五域” 课程体系(基础层、拓展层、定制层),推行 “博雅少年” 评价体系(过程性积分 + 增值性认证),并介绍 “三阶五维” 教师培养模型。
5月17日上午,越城区校长任职资格培训班全体学员走进浙江师范大学,聆听浙江万里教育集团总裁、著名特级教师林良富的《高品质学校的治理要点》主题报告。林老师结合多年经验,指出高品质学校需有 “创新” 理念,唤醒学生潜能、激发创新欲,教师要理解教育本质,营造师爱氛围等。还提出要打造开放和谐的学校,紧跟教育变革,通过校本研修提升教师能力,强调建设需高远立意、扎实践行等,最终建成让百姓自豪的学校。讲座案例生动,为学员指明方向。
第三期区内面授:课堂改革与文化凝练
6月10日上午,浙江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吴丹青作题为《“学为中心”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的专题讲座。吴老师凭借其丰富的初高中教学、教研员及高校执教经验,深刻阐述了课堂从“教”转向“学”的必要性。她结合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生需在主动探索中实现知识内化与素养生成。讲座内容理论深刻、实践性强,为校长们推动课堂深度转型提供了清晰思路与行动指南,有效点燃了引领教学变革的动力。
6月10日下午,越城区特级教师协会会长何灿华作《找一句响亮的口号》专题讲座,分享对学校主题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他认为 “口号” 是学校个性与形象的表达,能明确方向、深化智慧、构筑精神支柱,反对陈词滥调。
他指出当前校园存在 “口号满天飞” 的问题,导致学校丢失特色、迷失方向。强调口号贵精不贵多,需精心提炼、精准表达等,并遵循传承历史、契合当前、扎根本土、发扬优势、行动研究五项原则,以集体智慧推动学校文化建设。
培训最后,越城区新任中小学校长任职资格培训的结业典礼在绍兴市成章小学报告厅举行。典礼虽简约却意义厚重,由越城区教育体育局教师发展中心张敬洪主持,越城区教育体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王颖,绍兴市特级教师协会会长何灿华等领导嘉宾出席,共同见证 95 位新任校长的学习成果。
典礼上,王颖副局长寄语校长们要坚持学习、精进管理、锤炼素质,以精细化治理回应社会对教育的期待;学员代表王铭敏分享了培训中的收获,表达了将所学转化为实际行动的坚定决心。随后,95 位学员获颁结业证书。
这场历时四个月的培训,不是终点,而是新征程的起点。新任校长们将带着培训中汲取的专家智慧与实践经验,以 “连接器”“铺路石”“探索者” 的姿态,在教育沃土上深耕不辍,为越城区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让每所学校都成为滋养生命的育人生态园,让每个孩子都能在优质教育的阳光下向阳生长。
来源:绍兴市越城区教育体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