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严格规范高校非学历教育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普通高等学校举办非学历教育管理规定(试行)》的通知,从管理体制、立项招生、合作办学、教学管理、财务管理、监督处罚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对普通高等学校举办非学历教育的规范管理。

《规定》的制定有何背景?对高校非学历教育办学提出了哪些规范性要求?又提出了哪些管理和监督举措?就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负责人。

进一步加强对高校举办非学历教育的规范管理

被问及制定《规定》的背景,教育部职成司负责人说,非学历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学习需求的重要渠道,是推动全民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要支撑。

对于选择在当前制定《规定》必要性的问题,这位负责人说:“近年来,我国高校非学历教育蓬勃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高素质人才,但也存在部分高校办学定位有偏差,办学治校主体责任落实不够,管理体制机制不完善,质量保证体系不健全等问题,特别是在与社会机构合作举办非学历教育方面,存在一些逐利倾向,滋生了腐败风险,影响了高校品牌声誉。为进一步加强对高校举办非学历教育的规范管理,坚决规范高校非学历教育的办学行为,教育部研究制定了《规定》。”

针对当下面临的问题,《规定》有的放矢,在“总则”中提出,非学历教育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公益属性,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主动服务国家战略、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依托学科专业优势和特色,与学校发展定位相一致、与学校办学能力相适应;坚持依法依规治理,规范办学行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落实高校办学主体责任,全面规范办学行为

随着我国产业转型升级需求的愈发迫切,各类人才对非学历教育的需求也水涨船高。据德勤会计师事务所测算,到2023年,我国非学历教育市场规模将超过6000亿元。如何规范管理这一庞大市场迫在眉睫,而《规定》的出台正逢其时。

“首先强调高校要全面落实办学主体责任。”职成司负责人介绍,《规定》明确,高校举办非学历教育原则上要以自招、自办、自管为主。

在落实高校办学的主体责任方面,《规定》提出了多项举措,如要求高校党委履行好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高校按照“管办分离”原则,明确归口管理部门;合作办学严禁转移、下放、出让学校的管理权、办学权、招生权和教学权,严禁项目整体外包;高校应自行组织招生,严禁委托校外机构进行代理招生等。

“同时,全面规范高校非学历教育的办学行为。”职成司负责人表示。《规定》界定了非学历教育的管理体制和职责,从立项与招生、合作办学、教学管理、财务管理、条件保障等方面对高校举办非学历教育提出了规范性要求。

例如在立项与招生方面,职成司负责人指出,《规定》严格立项审批、规范项目名称、加强信息公开。

《规定》明确提出,“高校不得以‘研究生’‘硕士、博士学位’等名义举办课程进修班。面向社会举办的非学历教育不得冠以‘领导干部’‘总裁’‘精英’‘领袖’等名义,不得出现招收领导干部的宣传。”

另外,《规定》在教学管理方面,就制度建设、教学形式、资源建设以及证书发放等提出了规范性要求;在财务管理方面,提出建立健全非学历教育财务管理制度,办学所有收入纳入学校预算,统一核算,统一管理,严禁合作方以任何名义收取费用;在条件保障方面,提出进一步加强师资和管理队伍建设,优化资源配置,改善办学条件,落实场地、消防、食品、卫生、网络信息等方面安全要求,防范安全责任事故。

1、凡标注中国教育在线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中国教育在线及本文链接。
2、本文链接:https://www.eol.cn/jijiao/w_feixuelizixun/359401.shtml
3、如果你希望被中国教育在线报道,请发邮件到jijiao@eol.cn告诉我们。
免责声明:

1、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推荐
院校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