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润物无声育英才 英语为媒传华声 ——东北电力大学创新实践打造文化传播“新语者”
2025-02-24 08:49:00
东北电力大学

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让中国声音更好地传向世界?东北电力大学外国语学院给出了答案。近日,该院教师王鹏带领团队创新打造一门独具特色的大学英语课程,以“产出导向法”为核心理念,构建“语言能力+文化自信+价值引领”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为新时代外语人才培养提供创新范式。

“产出导向法”是一种以学生的语言产出为核心的教学方法,强调以输出驱动输入,以输入促成输出,注重语言学习的实用性和交际性。在这一理论指导下,王鹏团队将英语教学与课程思政深度融合,以“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为目标,开创教学新模式。

新课程聚焦当代中国社会与文化热点,围绕中国青年之使命、美丽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类命运共同体、新质生产力等五大主题展开。在教学方法上,创新采用“三阶段”教学模式:课前,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收集相关资料;课中,以团队合作形式开展英语口语汇报;课后,利用新媒体制作“理解当代中国”系列短视频,并绘制精美的英文手抄报。

“这门课程不仅注重语言技能的提升,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国际视野。”王鹏老师介绍道,“我们希望通过英语这一国际语言,让世界听到更多中国声音,看到更多中国青年的智慧与担当。”

在实践中,课程思政贯穿教学全过程,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实现育人目标。“过去觉得思政内容抽象,现在通过翻译政府工作报告,真正理解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意义。”参与课程的大二学生单馨说。教学反馈显示,学生们通过系统学习不仅提升了英语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更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增强文化认同感和使命感。

据统计,自新课程开设以来,学生制作的“理解当代中国”系列短视频在教学平台播放量已突破上万次,多条视频获得广泛好评。

东北电力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王雷表示:“这门课程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思路,也为课程思政的落地探索了有效路径。学院将继续深化教学改革,培养更多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新时代人才,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贡献更多力量。”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SRC-322163872 2025-02-06 1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