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长数科学子问鼎全国技能大赛金奖吉林轨道车辆技术项目金牌“零的突破”
2025-09-26 19:47:00
长春数字科技职业学院
   近日,在郑州闭幕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以下简称“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上,长春数字科技职业学院轨道车辆技术专业学生何晓嫚,凭借其扎实的专业功底、精湛的操作技艺和稳定的临场发挥,在竞争异常激烈的轨道车辆技术项目中脱颖而出,勇夺金牌。

  这不仅实现了吉林省在该赛项上金牌“零的突破”,更生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工匠追求卓越、勇于拼搏的职业精神,彰显了学校在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方面的卓越成效。

  吉林省唯一长数科学子最高竞技舞台折桂

  全国职业技能大赛是经国务院批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主办的综合性国家职业技能赛事,每两年举办一届,是我国规格最高、项目最多、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职业技能竞赛盛会,被誉为中国“技能奥林匹克”,代表了国内职业技能领域的最高竞技水平,亦是世界技能大赛(WorldSkills)国家集训队的重要选拔平台。


  本届大赛汇聚了来自全国35个代表团的3420名顶尖技能选手同场竞技。其中,轨道车辆技术项目作为世赛选拔项目和新设赛项,其竞赛标准严格对接世赛规程,难度大、要求高,尤其注重考核选手在真实工作场景下的综合技术应用能力、复杂问题解决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赛题紧密围绕轨道交通行业一线核心任务,设置了“受电弓的检修与控制”、“客室车门的安装与调试”及“车辆整车故障排查与处理”三大实战模块,全面检验选手在机械构造、电气原理、自动控制及故障诊断与排除等方面的精湛技艺与深厚理论功底。

  何晓嫚是轨道车辆技术赛项进入国赛的唯一女选手,该项目不但需要选手要有良好的沟通、创新能力,还需要掌握机械部件检修、车辆电气系统维护等技能。在赛场上,她凭借扎实的理论储备、娴熟的操作技能以及过硬的心理素质,力压群雄,夺得金牌。


  她不仅展现了其过硬的综合素质,也打破了性别刻板印象,为“巾帼不让须眉”写下了新时代的注脚,极大地鼓舞了更多青年学子投身技术技能领域。

  何晓嫚在如此高标准、高强度的竞争中稳定发挥、力压群雄,获得金牌绝非偶然,也是个人不懈努力与学校科学培养深度融合的结晶。

  卓越源于坚持,金牌背后是汗水与传承

  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何晓嫚的夺金之路,是一条充满挑战与艰辛的拼搏之路。

  “由于体力原因,每次车门驱罩板的安装对我来说都是巨大的挑战,”何晓嫚回忆备赛历程时坦言,“为此,教练团队专门制定了针对性的训练计划,每天陪我进行半小时的上肢力量训练,连续坚持了60天,我才终于能够独立、标准地完成安装任务。”这仅仅是日常训练中的一个缩影。


  在被誉为“金牌班”的集训团队中,长数科的师生们秉持着“刻苦训练提技能、顽强拼搏冲金牌”的坚定信念,常常为了攻克一个技术难点、优化一个操作流程而废寝忘食。“每天拆解108个精密部件、反复训练时长超过14小时”成为常态,这种对技艺精益求精、对细节一丝不苟的执着,是他们迈向成功的基石。

  值得一提的是,在第二届大赛中获得该赛项银牌的选手,如今已转型为何晓嫚的教练,将自身的参赛经验和技艺倾囊相授。“师兄师姐变教练,时刻陪伴在身边,他们的经验让我少走了很多弯路,他们的鼓励是我坚持下去的重要动力。”何晓嫚表示,这种“传帮带”的机制不仅是技术的传承,更是工匠精神的延续。“未来,我也将毫无保留地培养下一届选手,将这份荣耀和责任传递下去。”

  从最初的优胜奖,到上一届的银牌,再到本届的金牌,这一连串稳步提升的成绩,清晰地勾勒出长春数字科技职业学院在轨道车辆技术赛项上技术积累与教学水平持续攀升的轨迹,是学校“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育人理念结出的硕果。

  体系化培养赋能,“长数科模式”锻造卓越匠才

  何晓嫚同学的金牌,其深层根基在于长春数字科技职业学院卓有成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学校紧密对接国家战略和区域产业发展需求,深度融合“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机制,大力推行“工学一体”教学模式,构建了一套科学、系统、高效的人才培养“长数科模式”。

  深化“岗课赛证”融通,实现人才培养精准化。

  学校将真实岗位能力要求、课程教学内容、技能竞赛标准与职业资格证书获取进行有机贯通。课程设置紧跟行业技术发展前沿,教学内容直接对标大赛规程和企业实际需求。学生通过学习与训练,不仅掌握了扎实的理论知识,更具备了解决生产一线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实现了从“学生”到“准工匠”的无缝衔接。


  创新“工学一体”模式,强化技能实训实战性。

  学校大力建设高水准的实训基地,引入企业真实项目和生产流程,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针对轨道车辆技术等重点专业,组建专项集训队和“金牌班”,实施小班化、精英化培养,配备高水平双师型教练团队,进行高强度、模块化、实战化的技能训练,有效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和心理素质。

  立足“数智立教”理念,打造人才培养新高地。

  学校以“数智立教、数智立校、数智立人”为办学引领,积极应对数字经济时代挑战。通过联合多方力量开展“吉林数字匠谷”建设,探索市域产域融合联合体“下沉一级”改革;加强数智化“新基建、新专业、新课程、新教材、新师资”建设,深化高素质数智化工匠培养机制改革;创建国际工匠学院,积极探索数字工匠本土化与国际化融合培养的新路径,为人才培养注入开放性与前瞻性。


  截至目前,学校已累计承办国际邀请赛2项、各级各类行业及省级竞赛23项,接待国内外竞赛集训10次,学生荣获各级各类奖项112项。这一系列成果,充分印证了学院在构建国际化高技能人才培养高地方面的显著成效。

  轨道车辆技术是现代交通运输体系的关键支撑,更是推动吉林省乃至全国智能制造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何晓嫚的金牌,正是学校专业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产业升级战略同频共振的生动体现。

  展望未来,长春数字科技职业学院将继续坚持高标准对接世界技能大赛前沿规范,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创新思维与国际视野。学校将以此为新的起点,源源不断地为轨道交通等行业输送更多德技并修、技艺精湛的卓越工匠,为加速推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升级、擦亮享誉世界的“国家名片”贡献更大的“长数科”力量。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SRC-1115716614 2025-09-26 1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