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余名高中师生来沈阳工学院开展雷锋精神研学活动
10月26日,抚顺市清原满族自治县高级中学700余位师生走进沈阳工学院,开展“走进雷锋薪火相传”主题研学实践活动。活动围绕“认知、感悟、践行”三个维度设计精品课程,将理论教学与现场体验深度融合,既是一次雷锋精神的沉浸式学习,更是沈阳工学院积极推进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建设的生动实践,为不同学段思政教育衔接搭建了有效桥梁。

当日上午,全体师生在沈阳工学院礼堂参加雷锋“入列式”活动,高声齐唱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铿锵有力的歌声在礼堂内回荡。在集体点名环节,每当“雷锋”之名被点到,全体学生齐声应答“到”,以响亮声音传递传承雷锋精神的决心。随后,师生共同观看了大型情景党课《雷锋》。课程通过精湛表演、时空对话等新颖形式,还原雷锋改名、参军、抗洪等经典场景,让观众在沉浸式体验中深切感悟雷锋精神的丰富内涵与时代价值,现场掌声不断,成为一堂生动的思政实践课。




在现场教学环节,研学团队沿着“榜样学习—实践感悟”路线,先后参观了沈阳工学院的船钉纪念馆与现代产业学院。在船钉纪念馆,讲解员详细讲述“全国舍己救人优秀大学生”黄船钉挺身而出勇救落水者的事迹。黄船钉用生命践行雷锋精神的故事,让师生深刻理解“把崇高理想信念转化为具体行动”的意义,为中小学生树立了可学可做的身边榜样;在现代产业学院,师生们近距离接触学校与华为、库卡、罗克韦尔等企业共建的19个产业学院成果,参观24个数智赋能实践教学中心的先进设备,在探索科技奥秘、领略产教融合魅力的同时,也体会到“工业报国”既是雷锋时代的追求,更是新时代青年的使命,让思政教育与家国情怀、时代发展紧密相连。

沈阳工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石伟表示,沈阳工学院始终将雷锋精神作为铸魂育人的“精神坐标”,积极营造见贤思齐、崇尚英雄、争做新时代优秀大学生的浓厚氛围,近年来涌现出“全国舍己救人优秀大学生”黄船钉等一批学雷锋先进榜样,让践行雷锋精神在沈工校园蔚然成风。此次研学活动精心设计路线,正是希望以黄船钉事迹等鲜活案例、现代产业学院等实践场景为载体,打破学段壁垒,推动大中小学思政教育在内容、形式上的衔接,让雷锋精神从“知道”变为“做到”、从“感动”转为“行动”,助力青年学子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的雷锋式接班人。

清原满族自治县高级中学副校长李文财表示,沈阳工学院将雷锋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将思政教育与实践场景深度结合的做法,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学习经验。踏上这片雷锋精神厚植的土地,不仅让师生追溯了精神根源,更感受到沈工在推进思政教育、传承雷锋精神上的用心与专业。雷锋精神如同阳光,为学生成长指明方向,希望未来能与沈工进一步合作,共同推进思政一体化建设,让同学们将“向上”的人生姿态和“向善”的价值追求内化于心,以雷锋的“钉子精神”刻苦学习,让雷锋精神的种子生根发芽。




“这次研学让我深受震撼!”清原满族自治县高级中学学生代表赵智林感慨道,“沈阳工学院用船钉纪念馆的真实故事、产业学院的先进成果,让雷锋精神变得可触可感。我会以这次研学为起点,把雷锋精神融进青春底色,在书山题海中用‘钉子精神’深耕,在同学互助中用‘奉献精神’付出,以雷锋为镜,以青春为笔,书写属于我们这代人的精神答卷。”





此次研学实践活动,不仅让雷锋精神在青年学子心中播下火种,更推动了大中小学思政教育的协同发展。未来,沈阳工学院将持续发挥自身优势,开放思政实践基地,为中小学提供可体验、可感知的教学场景;整合师资力量,开发适配不同学段的雷锋精神主题研学课程;加强与中小学的常态化合作,为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建设提供“沈工方案”,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绚丽的光彩。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中国教育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