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前劳工部长赵小兰家族畅谈 中美教育各有长处
http://liuxue.eol.cn 来源: 作者:环球网 2014-05-14 大 中 小
4月24日,哈佛大学商学院在其波士顿校区为赵朱木兰中心举行奠基仪式。这既是哈佛大学历史上第一次以女性命名的建筑,也是第一座以华裔命名的建筑。赵朱木兰是美国前劳工部长赵小兰的母亲。赵小兰的父亲赵锡成博士与夫人赵朱木兰经历了诸多劫难后,一直奋斗不止,不仅在美国成功创办了航运公司,还将6个女儿培养得出类拔萃,其中4个女儿均曾就读哈佛大学商学院,成为哈佛大学商学院历史上唯一一个有4姐妹均曾在该院就读过的家庭。记者近日在哈佛大学商学院专访了福茂集团董事长、年近九旬的赵锡成及其大女儿赵小兰和小女儿赵安吉。
“中国梦”意义深远
记者:赵朱木兰中心举行奠基仪式不仅是你们一家的光荣,也是华人的自豪和骄傲。赵老先生,您德高望重,经历了中国的旧社会,看到了中国的新社会。您在中国和美国都有着丰富的经历。您怎么看“中国梦”和“美国梦”?
赵锡成: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中国梦”是要将中国人民的梦想提升起来,意义深远,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因为历史、文化的差别,“中国梦”和“美国梦”的想法和做法会有不同。
我也做过两个梦,一个是中国梦,一个是美国梦。我是从中国农村出来的小青年,经历过抗日战争。那时候日本在中国实行野蛮政策,把村里房子都烧掉了。怎样救国是那时人们想的事情。我的父亲是教育家,他教育我们修身、治国、平天下。从小我的运动特别好,学习也很用功。那时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赚钱,只是想成为一个好人,努力让自己的国家强盛起来。从现在中国的发展壮大来看,我的中国梦达到了。
到了美国,刚开始什么都没有。到了今天,能够得到大家尊重,哈佛大学能够接受我们一点贡献,以赵家太太的名字命名这座建筑,这是了不起的事情。这也算实现了我的美国梦。
记者:作为一位历史见证人,您怎么看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变化?
赵锡成:尽管中国在历史上很贫穷、落后,受到外国人各种各样的欺负,但我一直对中国抱有希望。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之后,我很快就回到了中国。那时回家还是一件“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事情。有人说我当时是“四郎探母”。后来我经常回国,每一次都带着孩子们回去。我带她(指着赵安吉)回去的时候,她才9岁。
赵安吉(哈佛大学1994届学士、哈佛大学商学院2001届工商管理硕士):那时8岁。
赵锡成:中国是虚岁9岁。她(指着赵小兰)哈佛大学毕业的时候,我第一个带她去。
考试培训小助手
本科留学qq:436560382
研究生留学qq:437946603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