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美国大学生就业有“凡”心

http://liuxue.eol.cn  来源:  作者:解放日报  2014-05-20    

  近年来,美国失业率持续在高位徘徊。据统计,2013年美国大学应届毕业生整体失业率高达7.9%。就业市场长期萧瑟,美国大学生早已磨练出一颗“平常心”。据美国某大学生就业服务网站进行的一次民调显示,近八成受访者甘心“低就”,认为“首先是有活可干”,“找工作的态度应该是有活就干”。

  大学生“低就”不丢脸

  据《赫芬顿邮报》报道,2013年全美已就业的大学生中近一半人学历“超标”,即学生的学历超过工作的需求。这种“超标”率从2007年起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不过,在美国,对多数大学生来说,这种“低就”并不丢脸。这或许与美国的社会传统和价值观念有一定联系。

  首先,美国孩子独立意识较强。多数人从小就在外面打零工挣零花钱,大学阶段往往需要依靠教育贷款来支付高昂的学费,毕业后一般还欠着高额的教育贷款。对他们来说,毕业后能有一份工作,能独立养活自己,不再依靠父母,才是最重要的事。其次,在美国社会,就业往往被视为很“私人”的事,“职业有贵贱之分”的观念并不强烈。大多数人认为去餐厅端盘子、在卖场整理购物车和在公司当文员一样都是赚钱,没有高低之分,有时餐厅服务员的收入甚至还高于公司普通文员。再者,美国大学生普遍都对未来有一番个性化的规划。他们并不太在意第一份工作是否理想,是否专业对口,他们的眼光更长远,想着积累经验后再谋更好的发展。有些人还想着等具备一定经济基础后再深造,重新学个就业前景更好的专业。

  “规划”“尝试”殊途同归

  住在纽约的“90后”张天骊就属于“规划型”职场新人。去年5月刚从美国海理大学新闻系毕业的小张,目前在美国一家颇具规模的新闻机构就职。对于人生第一份工作,小张非常珍惜。他认为,工作是学习的延续,他现在努力地观察老板与资深同事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让自己学得更多些。对于未来的职业规划,小张想得可不少,他有进一步深造的打算,希望提升自己的学历和能力。他还希望能有机会接触各类传媒,积累在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实习或工作的经验。最终,他希望自己能到国内从事媒体工作。

  在华尔街工作的威尔毕业于金融专业,也属于典型的 “规划型”选手。他从大一开始就在金融公司实习,到大三时,这家实习公司向他提供了工作邀请,而他本人也确实喜欢,就选择留在了这家公司。目前他虽然跳槽去了另一家公司,但仍从事着与第一份工作相同的金融行当。说起这段求职经历,他自认为比较幸运。不过,他说,如果当时那家实习公司不给offer,他也会利用大四阶段继续寻找跟实习岗位相关的职位。

  与按部就班的小张比,同样在媒体工作的悦溪经历可要曲折得多。她在美国一所大学商学院就读两年后,通过各种“兴趣尝试”最终跨系转专业,找到了自己喜欢的工作。

高考后留学?出路?!免费咨询热线:010-58443520

考试培训小助手

本科留学qq:436560382

研究生留学qq:437946603

推荐给好友    我要收藏    我要纠错    我要打印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京ICP证140769号 | 京ICP备1204535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北京中教双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EOL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e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