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留学随笔:哈佛印象

http://liuxue.eol.cn  来源:新华网  作者:王沙骋  2008-01-17    

哈佛校门

  ●厚重

  哈佛的老校区不大,刚到哈佛时,我特意围着老校区转了一圈,校门大大小小有31个,但都是古

  朴的铁栅栏门。常开的有20个左右,没有镏金,没有招牌。至今,哈佛培养了7位美国总统以及多位诺贝尔奖得主。低调的哈佛,没有因为自己的骄傲而张扬,它用自己朴实的校门,时刻无声地教诲着出入其间的莘莘学子: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与真理为友。

  ●开放

  哈佛的各种论坛特别多。有的可以随意出入,但出于礼貌,你必须轻手轻脚;有的则要求很严格,需要通过网上注册等程序,然后才能获得入场券。入场券严禁转让,入场的同时需要出示哈佛证件,并且提前5至15分钟关闭入场通道。不许带手机等,一旦手机铃响,你将被请出场外。该论坛一般是两种形式:一种是邀请一组权威专家就时事进行点评的专家论谈,一种是名人演讲。论坛的最后,与会者可以就关心的问题向出席的专家或者演讲人自由提问。

  ●活跃

  哈佛的学生很注重交流,交流分正式与休闲两种。正式的交流如新生定位,目的让你尽快熟悉环境。在我报道后的第一个月,大大小小总共参加了不下五次定位活动。每次确实收获很大,现在在美语方面对我帮助最大的美国朋友马特就是在一次定位活动中认识的。休闲的交流如欢乐时光,我们每周四下午5时半,课题组的同事都会根据安排,到预定的酒吧去聊天。这个时候大家都会尽量过来,因为在哈佛,人脉的积累与学术的积累同样重要,况且在交流中同样可以激起创新的火花。除了一些固定时间的交流,在校园的露天桌椅上、咖啡厅里,常有三五成群的人在讨论问题。

  (王沙骋 文/图 寄自美国)

高考后留学?出路?!免费咨询热线:010-58443520

考试培训小助手

本科留学qq:436560382

研究生留学qq:437946603

推荐给好友    我要收藏    我要纠错    我要打印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京ICP证140769号 | 京ICP备1204535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北京中教双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EOL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e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