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两条教育新闻尤其打眼。第一则新闻是牛津大学将成立由工业家Blavatnik资助的政府学院,旨在通过仅一年的高密度硕士课程来培养世界高层政管精英。它力图打破固有的以欧美体系为中心的教育内容,认为“真正的”全球视野需要吸纳中国、泰国、肯尼亚等这些被传统教材忽视的国家的经验。这个新牛津学位的多元化理念也反映在第一期硕士班30个学生的构成上:他们是从80个国家的480个申请人中选拔出来的,其中有年仅20出头但已小有作为的年轻人,也有资深媒体人或公务员。授课教授拥有法律、经济、哲学,甚至遗传学、动物学等学科背景。牛津这项新学位对“真正的”国际化的追求在高教界引起诸多共鸣。比如法国名校巴黎政治大学也在酝酿于2013年开设新课程,要突破欧美话语体系的禁锢,并从纸上谈兵式教学转型为探讨新兴国际格局中的实际问题。
也有人担心牛津这个新政管培训会变成不切实际的“速成班”,比如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就对短短一年学习能否掌握高职位所需要的各种技能表示怀疑,在伦敦政经学院类似学位需要两年才能完成。但随着就业竞争逐年加剧,越来越多的潜在学生开始掂量自己研究生教育的机会成本。北美长学制和英国短学制的优劣争论由来已久,现代教育的悖论之一是需要传授的知识越来越多,但压缩学制的呼声也越来越大。但秉承精英教育理念的牛津对此并不在意,认为足够优秀的学生自然有足够能力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高强度培训。
第二则新闻则是推动大众教育的典型:斯坦福大学两位老师建立了远程在线互动教学的新模式,虽然只有在斯坦福大学注册的学生能获得相关学分,但全世界任何感兴趣的人都可以在线跟班学习并在“结业”后获得一份学习证明。去年,这两位教师的“人工智能导论”课程吸引了来自190个国家的16万学生!如果转化成传统实体教学,这个教室要有多大呀!斯坦福的尝试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拆掉象牙塔的围墙,使无法进入美国常青藤校园学习的人也可以获得高品质的教育。但和牛津的课程如出一辙,这项理科授课模式也希望超越现有思维局限,进行问题引导式教学:即不是按纵向知识体系授课,而是针对某一具体问题引导学生跨学科横向掌握相关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将固定的教学大纲分成诸多更符合认知规律的小视频,并辅助以互动问答,使学生能组合自己所需的知识体系,斯坦福的尝试被认为是对填鸭式教学的彻底颠覆。
随着科研财政普遍紧缩,欧洲各院系本来就已加紧研究高校如何转型,这两则有关新型教育模式的报道自然引来不少唏嘘。虽然一个是高门槛教学,一个是无门槛教学,但两者的态度又非常相似:都旨在冲破旧有学术体制限制,都强调针对实际新兴问题做横向探索,都极大拓展学生主观参与的空间。更宽阔的视野,更广泛的涉猎,更系统的个体知识构建,欧美高等教育新趋势可以从此窥见一斑。(记者 张悦悦)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