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讯 中国留学生再次因造假而“扬名”海外,在为期3个月的独立调查后,今年卷入新西兰留学申请材料造假丑闻的231名中国留学生中,有49人被确认存在造假行为,其中16人已被遣返回国。
事件缘起于今年7月,新西兰移民局宣称,在北京办事处的1800份留学签证申请中,发现279份存在学历或材料造假的嫌疑。在为期3个月的独立调查后,近日透露的这一调查结果使留学生诚信问题再次处于风口浪尖。
如果给中国学生普遍地扣上不诚信的帽子,是否有妖魔化中国学生之嫌?留学监理网总编胡本未日前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留学生大致的涉假范围莫过于在申请留学的材料造假以及在留学期间的违规行为,包括成绩单、学历证明、雅思/托福成绩、工作背景、获奖经历、财政状况、家庭背景以及考试作弊等。但全都是关键而致命的要素,造假的人不在少数,确实给中国学生的诚信水准减了分。
推荐链接:
据中国教育在线了解,面对造假,国外院校和使馆一直在不遗余力地投入人力和其他资源,对抗造假行为。一些国外院校甚至为此采取了一些措施,比如:要求学历和成绩单的认证或公证、增加电话或视频面试的比例,甚至出资在华设立“办事处”等以便近距离地了解申请人。
在造假行动中,到底谁是主犯谁是从犯?
“留学申请造假,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因为各自的利益和源动力,国内学校、学生与家长以及从事留学服务的相关机构皆可能牵涉其中,至于其他为此做配合工作的人,则更不在话下,一个利字为先。”胡本未说,“造假不是中国的唯一制造,也难以希冀短时间内消失,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中国学生对于出国留学和职业规划越来越理智,国外院校的招生信息越来越透明,相关的审查制度越来越科学和符合现实,关于学历信息的信用管理制度逐步完善,造假的现象会越来越少。”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