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讯 近十年来,中国学生和家长出国留学热情持续高涨,中国留学生的数量激增。留学生活让人憧憬,也不再是大家不可企及的梦。然而,真实的留学生活到底是酸是甜?中国教育在线邀请到了《再别英伦——致我们在异国他乡怒放的青春》的作者,威斯敏斯特大学传媒管理硕士霍霞做客访谈间,与我们一起分享她在英国的那些青春岁月。
留学生就业困难重重 应该早做打算
霍霞提到,中国人在国外找工作,确实存在着很多劣势,比如说在语言上就很难和当地人去竞争,还有在文化习俗上,也不可能像当地人那么了解,当然还有签证的问题。
如果真的决定在英国就业,第一点应该做到的就是要早做打算。在英国,企业计划在次年6月招聘的岗位,很有可能在今年的11月份就已经发布并开始招聘。留学生可能不是很清楚,但当地的学生很熟悉这个情况,所以当地学生从10月初就开始着手准备了。而留学生11月份才刚刚熟悉学习环境,从找工作的起点上就显得比较被动。所以,一定要早做打算,无论找实习机会还是找工作机会,越早动手越好。
那么在找工作的前期,留学生应该做些什么呢?当然,大家可能不会在11月份就确定某家公司的某个职位,但是可以去了解这个行业有哪些主要的公司,这些公司每年招聘的大概流程,或者甚至可以跟当时人力资源部门直接联系。如果到6月份才开始关注这些信息,就已经晚了。
持之以恒 永不放弃
另外,霍霞提醒中国留学生在找工作的时候一定要持之以恒。每个人在求职的过程中都会遭遇到拒绝,但是一定要坚持。有些留学生在被拒绝后就已经自己放弃,不在尝试,然而这样最终会让机会悄悄的流失。广泛的投简历,投一百份简历可能有几家把简历筛出来跟你联系,十个公司邀请你进行面试。这就是机会的问题,投的简历越多,成功的几率也会越大。
当遇到自己特别渴望的机会时,第一次的失败,并不意味着机会的大门永远对你关闭。在积累一段时间以后,可以进行第二次尝试。霍霞在申请《独立报》实习机会的时候,就经历了不少波折。第一次申请时被拒绝了,然而,几个月之后,当她把自己在英国丰富的活动经历更新到简历上后,《独立报》向她打开了大门,她得到了两周的实习机会。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