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调查:海归对“未来就业”的关注度提至52.5%

  “未来就业”被高度关注 职业规划仍待提升

  海归对“未来就业”的关注一方面反映了当前留学生日趋实际的留学态度;另一方面,是就业压力日益增长背景下,留学呈现出的新特点,就业预期已经成为留学前重点考量的因素之一。

  调查表明,85.0%的海归认为在准备留学时,有必要进行相关的职业规划。但同时数据也显示,仅有20.9%的海归在留学前有较明确的职业方向,因此,留学生的职业规划还有极大的提升空间。

  回国前半年找工作 把握求职主动权

  调查显示,回国后1-3个月是海归开始找工作的密集时段,占比为39.5%;其次是回国前1-6个月开始找工作的海归,约有29.5%;回国6个月以前和回国4个月以后开始找工作的比例相差不多,分别为14.8%、15.7%。

  专家建议,留学生在回国前1-6个月开始找工作较有优势,一方面可以在国内的校招季“凑个热闹”,国内校招季的面试录取周期一般都比较长,大型名企的周期可能为半年到1年左右,入职日期与留学生回国的时间较匹配。另一方面,可以积累求职经验,了解就业行情。在国外时可以与用人单位主动沟通,争取电话、视频面试的机会,或邮寄作品等。而一些学制较短如赴英国、香港读硕士的学生,可以考虑在留学前就开始留意工作机会。

  要看重平台 不必纠结起薪

  调查结果显示,约96%的海归都有拒绝工作OFFER(录用通知)的经历,其中62.7%的海归因为收入不理想在求职过程中拒绝过工作OFFER。此外,由于发展路径和晋升空间不满意而拒绝工作OFFER的比例也相对较高,分别为35.7%和34.5%。其它拒绝工作OFFER的原因包括企业文化与自身不符、工作岗位不满意、工作环境不满意、工作地点交通不方便及专业不对口。

  专家认为,合理的薪资待遇预期与定位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平台好,提升空间大,海归大可不必纠结于起薪,调查显示,一般海归在工作3-5年后,会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在职场大放异彩,收入和待遇也会得到一个质的提升。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中国教育报 2017-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