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教育部:一至九年级均开设科技类课程
2025-11-12 11:18
教育部
作者:

  11月12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加强中小学科技教育的意见》有关情况。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田祖荫会表示,中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科学兴趣、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时期。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协同发力、稳步推进,推动中小学科技教育取得积极进展。

  一是课程体系不断完善。修订完善落实义务教育、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将科学素养培养要求融入各学科课程标准,强化跨学科概念和科学思维方法的渗透。一至九年级开设科技类课程,独立设置信息科技课程,各学科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普通高中设置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必修学分,独立设置信息技术、通用技术课程

  二是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引导教师探索基于学科的课程综合化教学,注重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教学。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实验教学,促进实验方法手段创新,积极开展研究型、项目化学习,将实验操作纳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鼓励地方和学校开发丰富多彩的科技类校本课程和特色活动。

  三是师资水平不断提升。实施“国优计划”,支持“双一流”建设高校为中小学培养研究生层次高素质科技类教师。连续开展“实验教学说课”“实验教学精品课”活动,公开优秀课例3500余节,推动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升实验教学能力。专门设立技术、科学和跨学科教学指导专委会,发挥专业引领作用。举办全国中小学科技教育校长局长专题培训班,增强校长、局长对科技教育理念的理解与认同,推动科技教育在中小学深度融合与广泛实践。

  四是活动载体不断丰富。以“请进来”的方式,支持学校聘任科学副校长、科技辅导员,引入高校专家、科研人员、企业工程师等参与课程开发与实践指导,把最新技术、最优资源送进课堂。以“走出去”的方式,推进学校主阵地与社会大课堂有机衔接,加强科技场馆、基地、实验室等资源的建设与开放,为学生接受科技教育提供全方位条件保障。

  田祖荫介绍,各地在推进科技教育的过程中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形成了一系列可借鉴、可推广的实践案例。浙江率先将通用技术、信息技术纳入高考选考科目,坚持37年开设初中综合科学课程。江苏发布《科技教育课程指导纲要》,系统推进建设跨学科整合课程,并配套开发覆盖全学段的28册课程资源。上海成立科技教育教研中心,依托16个区教育学院组建科技教育教研团队,通过抓教研提升教师对科技教育的理解和实施水平。重庆今年市级财政经费投入1000万元,在全市建设20个中小学科技教育实验室,计划5年建设100个,从硬件条件上做好保障。陕西建成省市县三级科技教育协同创新中心78个,培育科技实验学校630所,推动形成以城市辐射乡村、以示范校带动普通校的支持体系。北京怀柔区依托科学城,引入顶尖科研人才进中小学,构建“科学家+教育家”双轮驱动的育人模式。

  田祖荫表示,在各地的共同努力和各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中小学科技教育的实践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显示,八成学生科学学业表现达到中等及以上水平,学生动手做实验的比例、教师探究教学水平等指标稳步提升。今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STEM教育研究所在上海正式成立,充分体现了国际社会对我国科技教育的认可。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