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共探数字素养提升路径 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智能时代教师数字素养发展论坛”成功举办
2025-11-07 11:30
中国教育在线
作者:

  2025年11月5日上午,第八届中国教育技术创新发展与应用成果大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智能时代教师数字素养发展论坛”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二期成功召开。本次论坛由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主办,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教师数字素养发展专业委员会、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战略研究基地(华中)承办,北京继教网教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北京外研在线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协办。论坛现场吸引了全国各级各类学校校领导、教师发展部门、教学管理部门、教育数字化部门负责人,高校及科研机构教育科研工作者,以及教育数字化与人工智能教育相关企业代表等500多人参会。

  聚焦时代变革,共探教师数字素养发展新路径

  在人工智能浪潮重塑各行各业的今天,教育领域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论坛以“智能时代教师数字素养发展”为主题,旨在为全国各地各级各类教师培养与智能研修搭建“交流分享、启迪智慧、引领示范、成果推广”的高端平台,依托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战略研究基地(华中)的科研积累,以数字技术与人工智能融合创新应用为牵引,探索教育数字化转型深化实践的新模式,开辟教师发展新赛道,塑造教师发展新优势,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设教育强国提供坚实支撑。

  高规格阵容聚智:理论引领与实践经验深度融合

  本次论坛以 “探索教育数字化转型新模式,构建教师数字素养全链条服务体系” 为核心目标,邀请教育领域顶尖专家与一线实践先锋组成强大嘉宾阵容。论坛由华中师范大学吴砥教授、陈敏副教授分别主持,分 “领导致辞、专家报告、案例分享、成果发布” 四大环节,实现理论高度与实践深度的有机统一。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会长杨宗凯在开幕致辞中指出,教育数字化转型已不是“选择题”,而是关乎国家未来竞争力的“必修课”。他强调,教师是这场深刻变革中最关键的力量,其数字素养直接决定了数字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深度与广度,是打通教育数字化“最后一公里”的根本保障。本次论坛旨在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通过搭建高规格交流平台,聚焦“教师数字素养”核心议题,以“顶天”“立地”的研讨方式——既邀请知名学者进行高屋建瓴的主旨报告,又汇集多领域实践者分享一线案例,共同探索智能时代教师发展的新路径。他特别表示,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将当好 “联结器” 和 “催化剂”,携手各方以此次分论坛为起点,为锻造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新时代教师队伍,加快教育强国建设贡献智慧与力量。

  在专家报告环节,清华大学一级教授谢维和率先带来《论 APP 的教育性 —— 简谈教师的数字素养》主题分享,从教育本质出发,剖析数字工具的教育价值边界,提出 “教师数字素养需以‘育人’为核心,避免技术应用流于形式” 的核心观点,为一线教师如何理性运用 APP 等数字工具提供方法论指导。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刘宝存则以《教师数字素养框架的全球图景与本土构建》为题,系统梳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欧盟等国际组织及各国素养框架的特色与共性,结合我国《教师数字素养》标准,提出 “兼顾国际视野与本土需求的分层构建路径”,为区域与学校制定教师数字素养提升方案提供理论参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熊璋聚焦《人工智能教育的科学道路》,强调 “人工智能教育需坚守立德树人初心,平衡技术教学与科学素养培养”,引发与会者对智能教育本质的深度思考。

  多维度案例分享:覆盖全学段的实践创新成果

  一线实践案例分享环节成为论坛亮点,来自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及企业服务领域的代表,带来各具特色的数字素养提升经验,展现不同场景下的创新解法。

  基础教育领域,银川市第十五中学副校长高银莉以《智能技术助力课堂教学创新》为题,分享学校通过 “预习数据诊断 — 课中智能互动 — 课后个性化作业” 的全流程数字化改造,将技术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实现从 “经验教学” 到 “数据驱动” 的转变,为中小学教师数字素养落地提供可复制的课堂实践样本。

  教师培训领域,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总编、研究院院长张晓明带来《数智技术赋能教师新质培训的实践突围》案例,详细介绍继教网依托 “TeachSeek 数智教育平台” 构建的 “精准诊断 — 个性培训 — 实践跟踪 — 效果评估” 闭环体系,通过 AI 测评定位教师能力短板、智能推荐研修资源,破解传统培训 “碎片化”“两张皮” 难题,为教师数字素养培训模式创新提供实践范本。

  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领域,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邓雁希分享《高校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的模式创新与实践探索》,介绍学校通过 “诊、训、赛、研” 一体化体系,结合学科特色推进教师数字素养与教学科研深度融合;大同数据科技职业学院校长赵英虎则聚焦《数据科技特色高职院校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策略》,阐述面向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如何通过 “校企协同、项目驱动” 提升教师数字技术应用与课程开发能力。

  此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社长助理、北京外研在线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CEO 李会钦,无锡市梁溪区委教育工委副书记、教育局副局长邵华强,分别从企业服务与区域推进视角,分享 “数字化赋能教师发展新生态”“AI 赋能区域教师数字素养发展路径” 的创新实践,为论坛提供多维度、全场景的经验参考。

  成果发布锚定方向:500 + 参会者共绘教育数字化蓝图

  论坛尾声,华中师范大学吴砥教授发布《教师数字素养发展典型案例(2025)》成果,系统收录本次论坛及全国范围内的优秀实践案例,为各地各学校推进教师数字素养工作提供可借鉴、可推广的操作指南。同时,还发布了专门聚焦教师数字素养测评与提升的“博雅智评·师友智能体”,该智能体专门为服务教师素养发展而推出,旨在帮助区域管理者和教师准确掌握现状,科学规划提升路径。

  最后,吴砥教授对论坛进行总结,指出本次论坛实现 “三大突破”:一是理论与实践结合更紧密,专家观点直指痛点、案例经验可落地;二是覆盖学段与主体更全面,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从学校到企业形成协同合力;三是成果转化更直接,发布的典型案例为后续工作提供明确路径。

  作为协办单位,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总经理石光表示,未来继教网将持续发挥平台资源与技术优势,将本次论坛的思想成果与实践经验转化为具体服务 —— 一方面优化 “教师数字素养 AI 测评与培训体系”,为各地提供个性化研修方案;另一方面加强与高校、企业的协同,共建教师数字素养发展生态,助力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落地见效。

  参会代表纷纷表示,本次论坛内容兼具 “高度、深度、温度”,既明确了教师数字素养发展的理论方向,又获得了可直接应用的实践方法,还发布了重磅的研究成果,非常有收获,后续将把论坛成果融入本地、本校的教师发展工作,为促进智能时代教师队伍建设、建成教育强国贡献力量。

  (供稿: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教师数字素养发展专业委员会)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