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丁奎岭:教师的核心价值不可被AI替代
2025-11-13 17:51
中国教育在线
作者:

  11月8日,2025世界大学校长论坛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举办。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丁奎岭作题为《智塑未来:人工智能与高等教育的范式重构》的报告,提出“AI不仅是改革性工具,更是带来改革的工具”的核心观点,分享上海交大在AI赋能教育、科研与管理的实践探索。

  丁奎岭院士强调,AI正重塑教育面貌,推动“人工智能+人类智慧”的深度融合。一方面,AI作为教育改革的关键因素,不仅能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升教学效率,更在重构教育方式。上海交大已推出“AI+”课程体系,将人工智能全面融入教学、科研与管理各环节,让教育适配智能时代需求。

  同时,丁奎岭院士指出,教师的核心价值不可被AI替代。AI无法复制人类的同理心、情绪支持,也难以直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与批判性思维能力。高校需强化教师角色,助力教师提升数字素养与创造力,推动其从“讲师”转型为学生成长的“导师”,为下一代应对时代挑战做好准备。

  另一方面,AI正不断拓展科研的边界与边缘,核心价值在于缩小三大差距。一是缩小跨学科人才供给差距,AI具备跨学科技能,可弥补高校复合型专家资源不足的短板;二是缩小理论与实验的差距,AI能弥补理论工具局限,解释现实世界复杂现象,例如上海交大某教授团队借助AI模拟上万颗原子研究,大幅提升科研效率;三是缩小科研与产业的差距,AI可快速适配产业创新节奏,相关研究表明其能将科研周期缩短约40%。为支撑科研创新,上海交大已落地多项关键举措:建立中国高校最大的计算机科学算力平台,提供600兆算力并支持亿级参数模型训练;团队通过AI采样构建全球唯一深海生物数据库,识别出7000多种深海微生物(其中90%为新物种),实现海洋科学、生物科学与人工智能的跨学科无缝协作;过去几年自主研发87套科学计算套件,为世界级科研突破提供支撑。

  在大学治理方面,丁奎岭院士介绍,上海交大以AI为支撑推动校园全场景智能化升级。学校打造的线上学习平台累计点击率超1亿次,日均使用人数约7万,上线200余门课程覆盖2.4万名学生,通过互动式教学赋能自主学习;自主研发具备AI语言交互功能的AlphaOld2小程序,兼容多系统且支持升级,已服务1.7万名教职工及众多学生、家长。此外,学校还推出涵盖AI管理、AI+工程、智能人文科学等领域的10大AI发展战略,组建专门AI服务团队,构建“计算机+X”新学习范式,让智能技术渗透校园运行各环节。

  丁奎岭院士最后表示,面对AI带来的范式变革,高校需主动应变、全局谋划,上海交大期待与全球高校深化合作,共建可持续的世界级人工智能生态系统,在明年130周年校庆之际,携手探索智能时代高等教育发展新路径,共同应对时代挑战。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2023-09-15 1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