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出海”
“职教出海”是中国职业教育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和企业“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是根据官方政策、媒体报道和典型项目整理的“职教出海”发展时间线,供您研究参考:
中国“职教出海”发展时间线
2013年:战略起点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首次提出加强沿线国家教育合作,职业教育国际化被纳入国家战略布局,成为推动人文交流和产能合作的重要抓手。
《中非合作论坛行动计划》:提出在非洲设立职业技能培训中心,支持非洲青年技能提升。
2014年:政策铺垫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首次提出“推动与中国企业和产品‘走出去’相配套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
2016年:海外办学初探
教育部《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明确职业教育服务“一带一路”的定位,支持校企合作输出技术技能培训。
“鲁班工坊”启动: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在泰国建立首个“鲁班工坊”,成为职教出海的标志性项目。
早期代表案例: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在埃及建立分校,成为早期“职教出海”的代表案例之一。
2017年:战略框架初成
《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强调培养国际化技能人才,支持职业院校与海外中资企业合作办学。
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中国发起并主办,推动发展中国家职业教育合作。
2019年:政策加速
国务院《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教20条”):明确提出“打造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品牌,推动职业教育走出去”。
“中文+职业技能”模式推广:教育部试点“中文+职业教育”项目,将语言培训与技能输出结合(如埃塞俄比亚鲁班工坊)。
2020年:质量提升与模式创新
《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该计划,提出建设“一带一路”职业教育国际合作品牌,如鲁班工坊、“中文+职业技能”等,鼓励职业院校服务国际产能合作。
中非合作论坛:承诺为非洲培训1万名职业技术骨干,支持非洲国家设立10个“鲁班工坊”。
2021年:标准化输出与区域合作机制形成
《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支持职业学校在海外建设“丝路学院”“鲁班工坊”,输出中国职教标准。
世界银行项目落地:中国与埃塞俄比亚合作建设“埃塞—中国职业技术学院”,首次以中国标准整体设计非洲职业院校。
加强与共建职业教育合作:“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推动职业教育走出去”,加强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职业教育合作。
推动区域职业教育合作:陆海新通道职业教育国际合作联盟成立,成员包括来自印度尼西亚、韩国、泰国、澳大利亚、德国等国家的院校,推动区域职业教育合作。
2022年:全球布局加速
首届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天津):发布《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白皮书》,宣布成立“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推动职教国际规则制定。
“东盟国家职业标准合作项目”:广西、云南等地职业院校主导,为老挝、柬埔寨等国家开发职业教学标准。
推广“中国职业教育标准”: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建设9个海外职业教育培训中心,推广“中国职业教育标准”。
推动行业国际化人才培养: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建立“红旗工匠”标准体系,推动汽车行业国际化人才培养。
2023年:政策顶层设计与战略升级
“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教育部宣布已在全球建成400多个国际合作办学项目、30余个“鲁班工坊”。
完善教育对外开放战略: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中强调,要统筹“引进来”和“走出去”,完善教育对外开放战略。
职业教育被赋重要使命:10月,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提出通过鲁班工坊等推进中外职业教育合作,职业教育被赋予服务“一带一路”的重要使命。
《职业教育国际合作行动指南》发布:细化职教出海路径,鼓励校企联合建设海外分校、培训中心。
中印尼“两国双园”职教合作:福建院校与印尼共建“海丝学院”,服务印尼镍矿产业链技术人才培养。
探索“教随产出”新模式:中国宝武集团启动海外矿产开发教育培训项目,探索“教随产出”新模式,推动数字化教学资源和技能等级认定体系建设。
2024年:体系化推进与国际合作深化
明确“职教出海”重点方向:教育部明确2025年“职教出海”重点方向,强调与企业协同、数字化转型和标准输出。
推动中国优质职教资源“出海”:1月,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国际版上线,推动中国优质职教资源“出海”。
地方”职教出海“成绩显著:5月,青岛职业技术学院与赛轮集团共建海外“班·墨学院”,山东已有50所职业院校与34家企业在23个国家建立了38所“班·墨学院”。
推进“未来非洲职业教育”计划:9月,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在北京召开,教育领域合作成为亮点,深入推进“未来非洲职业教育”计划。
推动职业教育国际化标准建设:11月,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在天津召开,成立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联盟,发布《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报告》,推动职业教育国际化标准建设。
“职教出海”品牌扩大:“职教出海”品牌项目持续扩大,包括鲁班工坊、“中文+职业技能”、丝路学院、班·墨学院等,覆盖非洲、中亚、东南亚等地区。
2025年:高质量发展阶段(截至目前)
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教育部等十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办好2024年职业教育活动周的通知》,强调“职教出海”在建设教育强国中的重要作用,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2025中非职业技能挑战赛:由非洲联盟开发署、世界经济与技术组织、南非共和国高等教育与培训部、金砖国家贸易促进和教育科技协会等主办的2025中非职业技能挑战赛,将成为继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后中国的又一项世界级赛事品牌。
“职教出海”关键特征总结
从“跟随企业”到“主动布局”:早期服务中资企业海外用工需求,近年转向主动输出标准、建设品牌。
“标准输出”成为核心:中国职业教育教学标准、课程体系、设备方案被多国采纳(如巴基斯坦、埃及)。
政校企协同模式:政府搭台(如教育部“未来非洲计划”)、院校主导(如深圳职院在吉布提)、企业参与(如华为、徐工集团联合培训)。
数字化赋能:依托“智慧职教”平台建设国际课程资源库,推广远程实训技术。
当前“职教出海”成果概览(截至2024年)
全国27个省(区、市)的200多所职业院校在7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约400个办学机构和项目。
“鲁班工坊”在29个国家开设了14大类57个专业,累计参与学历教育超万人,实施职业培训超过2.2万人次。
“班·墨学院”、“海丝学院”等新型职教品牌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持续落地,服务中资企业海外布局。
中国职业教育已与7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建立稳定联系,推动职业教育国际化标准建设与资源共享。
未来展望
中国“职教出海”战略正从项目驱动向标准引领、体系化发展转型。未来,需在政策、标准、规范、机制等方面加强保障措施,推动职业教育国际化高质量发展,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和全球教育合作。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