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从四个维度把握习近平党史学习重要论述
2021-07-28 17:19:00
中国教育在线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大会中深刻指出,要树立正确党史观,坚持用唯物史观来认识和把握历史。如果历史观错误,不仅达不到学习教育的目的,反倒会南辕北辙,走入误区。这一重要论述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提供了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根本遵循。
  一、以鲜明党性定位党史研究的正确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研究中提出“党史姓党”的重要论述,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和战略高度对党史工作性质作出重大判断,同时明确了党史研究工作的正确方向。一方面,党史研究的内容与党的性质是统一的。恩格斯曾在1889年回忆他与马克思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态度时指出:“要使无产阶级在决定关头强大到足以取得胜利,无产阶级必须(马克思和我从1847年以来就坚持这种立场)组成一个不同于其他所有政党并与它们对立的特殊政党,一个自觉的阶级政党。”这个不同于其他政党的无产阶级政党不在是为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而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并成为无产阶级政党的宗旨,是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根本标志。因而,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本身就代表着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种质的规定性,必然成为党史研究的质的规定性。
  另一方面,党史研究的目的与党的性质是同一的。历史研究从来都有着明显的阶级属性,不存在所谓纯客观、超阶级、没有政治属性的历史。英国历史学家科林伍德认为: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历史研究的对象,确切地说来,不外是人类思想活动的历史而已。德国哲学家齐美尔也指出:历史真相不是一种纯粹的重现,历史学家不可能按照事情本来面目去重现历史事件,任何一种历史记述形式都根源于某种有限的“观点”。据此,他进一步强调历史学家必须在记述中,通过某种方式强化自己的主观性。显而易见,齐美尔所说的“主观性”则体现为历史著述的性质所在。亦是说,在党史研究中,需要通过诸多方式来强化“主观性”即党性,使党史研究的目的符合党的性质的价值取向。
  二、以历史思维把握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中强调,进一步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始终掌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所谓历史思维,就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将现实放在历史的大背景中,即置于过去、现在、未来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进行思考,揭示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和内在逻辑。因而,历史不再是简单的“过去事件的集合”,而是意义与价值的深层推演,且是不断向前发展的“未来丛书”。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历史不外是各个世代的依次交替。每一代都利用以前各代遗留下来的材料、资金和生产力;由于这个缘故,每一代一方面在完全改变了的环境下继续从事所承继的活动,另一方面又通过完全改变了的活动来变更旧的环境”。因而,历史发展的连续性要求在党史研究中,首先要将党的历史置于中华文明史特别是中国近现代史中进行全面考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伟大实践,是一个接续奋斗的历史过程,是一项救国、兴国、强国,进而实现重货民族伟大复兴的完整事。因而,全面看待党史,要注意考察分析党史发展中的继承性和关联性,不能用静止的、僵化的方法将其割裂开来;不能以“进人眼光审视古人”,而将历史事件放在历史“时势”中,即历史所处的不同时期中进行考察和评价。
  同时,历史发展的非连续性要求在党史研究中,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流和本质。列宁曾指出:“政治事态总是非常错综复杂的。它好比一条链子。你要抓住整条链子,就必须抓住主要环节。”由此可以看出,历史在发展过程中虽然总体趋势是向前发展的,但在不同的阶段会出现不同的阶段性特征,或是在某个特定阶段,发展过程上可能出去曲折或倒退,但在历史研究中若不能正确区分历史的主流与支流,其研究就会被阶段性的曲折和倒退“遮蔽”,使研究偏离历史发展的方向,进而难以认识历史的本质、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
  三、以人民立场考察历史发展的创造力量
  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还是个别英雄人物,这不仅是社会历史观的重大问题,也是区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重要的分水岭。唯心史观在研究社会历史发展时,或是考察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探究产生这些动机的原因;或是忽视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唯物史观则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出发,认为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而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在社会历史发展中起着最终决定作用。那么,人类历史首先是生产发展的历史,同时也是物质资料生产者的历史和代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广大人民群众的历史。因此,以广大劳动者为主体的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讲话中提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无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人民是党和人民军队的铜墙铁壁,还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历史伟剧都是亿万人民群众主演的。在百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仅仅依靠人民,实现了一个又一个“不可能”,创造了一个又一个难以置信的奇迹。习近平总书记正是基于人民立场考察历史发展,坚持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政治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情怀的执政本色、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旨归,确证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必须始终牢记人民是真正英雄的唯物史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党史教育中,不仅要注重发挥先进典型作用,多讲革命烈士和英雄人物的崇高风范,还要注重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的伟大实践和孕育在人民群众中的首创精神,要牢记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真正同人民结合起来。
  四、以历史关照现实指明历史研究的重要价值
  人民群众具有主体能动性,然而,这种主体能动性的发挥与实现受到一定条件的制约,其中既包括受到自然环境的制约、一定生产力、生产关系状况的制约,而且也受到一定时代的意识形态、文化传统和知识状况等的制约。特别是一定的思想、观念和理论总是以积极或消极的思想意识来影响人民的历史活动,从而赋予人们的活动以一种主观的能动性。因此,党史学习教育不是空洞的理论学习,而是要将党史作为“最好的教科书”“最好的老师”“最好的清醒剂”“最好的营养剂”,从中吸取精神力量,牢记初心使命、践行初心使命。正如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曾经指出的:“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
  一方面,感悟思想伟力:学史明理,思想先行。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就一刻不能没有思想指引。坚持思想建党,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兴党强国,也是中国共产党政治优势。新时代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就是要学习领会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同学习唯物史观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贯通起来,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结合起来,同新时代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创造性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另一方面,掌握历史主动:虽有智慧,不如趁势。历史是现实的根源,任何国家的今天都来自昨天,在一百年的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以马克思主义来分析和把握历史发展大势,正确处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无论是党的诞生、抗日战争的胜利、还是新中国的成立,改革开放,这些都是顺应时代发展大潮的产物。而只有了解历史,尊重历史规律,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运用于指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才能心怀“国之大者”,心忧“民之大者”,在顺应大势、大局中掌握历史主动。(山东建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王慧)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中国教育在线 2021-07-22 20:26
中国教育在线 2021-07-21 1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