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山东财经大学“织瑕成锦”志愿服务团队开展四项公益服务行动——瑕裾交结 锦衣寄暖
2023-11-06 11:21:00
山东财经大学
  “2019年,在一次扶残助残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团队发现对于普通人来说再寻常不过的穿脱衣物,对于残障人士而言却是极大的困扰。越是残疾,越要美丽。”是志愿服务团队负责人王丽智常说的话。一个想法,一次实践,一鼓作气,全身投入,“织瑕成锦”由此而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残疾人事业是‘春天的事业’,对残疾人要格外关心、格外关注。”对比建筑与工业设计领域中“无障碍设计”的良好进展,国内适应性服装领域的研究处于低开发、低拓展状态。山东财经大学“织瑕成锦”志愿服务团队成立以来,致力于凝结大学生青春力量,坚持开展更亲近于残障群体的活动,立足残障人士需求,实现无障碍服装美学化,让温暖、舒适和便捷共存于社会中缺少人文关怀的群体当中。
  为了向残障人士提供专业性强、服务性好、满意度高的公益服务,“织瑕成锦”志愿服务团队开展了独具匠心的四项公益服务行动——星辰行动、瑕光行动、匠心行动、同心行动。一路走来,志愿者们留下众多公益足迹。2020年2月18日,志愿者前往山东省文登整骨医院,与医学专家探讨残障患者实际需求;2021年3月,志愿者在山东省残疾人基金福利会的带领下走访贫困残障人士家庭,积极开展助残志愿服务;2023年,志愿者与济宁市、潍坊市、烟台市等地的残疾人联合会共同举办“学《论语》”活动、残疾人风筝制作大赛、“聚力如康,共享阳光”志愿活动。目前,志愿者开展实地调研60余次,举办公益志愿服务活动43次,开展公益宣传活动30余场,组织服装试穿90余次,已有17个市县区级医院及残联组织加入“织瑕成锦”志愿服务团队的公益行动。
  图1 2020年志愿者参与残障患者康复问题研讨会
  “星辰”行动——
  传播“残缺亦为美”理念
  “织瑕成锦”志愿服务团队广泛招募校园公益志愿者,共同举办校园路演与公益宣传讲座,实现公益活动进校园。志愿者利用微信公众号发布志愿信息、志愿足迹、心理疏导等内容,传递“扶残助残”的公益初心,吸引年轻群体关注,增强公益志愿服务的社会影响力。
  图2 2021年志愿服务团队举办校内公益宣传活动
  “瑕光”行动——
  鼓励残障人士“自身造血”
  志愿者寻找擅长剪纸、手工、绘画等特长的残障人士,在帮助他们义卖个人作品的同时,邀请其作为老师进行技能传授,同时招纳相关残障人士参与服装设计工作,让其实现自我价值的创造。“织瑕成锦”志愿服务团队不局限于公益志愿服务活动,旨在逐步削弱社会群体对残障人士的有色眼镜,帮助残障人士更好地回归社会,与常人一样享受世界,感受时尚,积极生活。
  图3 2020年国际残疾人日志愿者为残障人士举办非遗手工活动
  “匠心”行动——
  深度融合智慧时代大数据
  志愿服务团队与山东省内五所医院取得联系,共同建立残障人士身体数据库,覆盖残障患者的各项健康指标和残疾等级信息。志愿者携手中央美术学院、北京服装学院等院校的12名设计师组建专业服装设计团队,邀请设计领域专家进行分析与指导,合作开展无障碍服装设计工作。
  图4 “织瑕成锦”系列无障碍服装及鞋履
  “同心”行动——
  打造多位一体的闭环帮扶模式
  志愿服务团队邀请政界、商界、医界中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人物加入公益宣传行列,携手残联代表和残疾人代表共同举办“爱心一角”活动,增强公益号召力。志愿者将校园义卖活动同医院和残联组织的有效需求相结合,打造“志愿服务团队、残联、医院”三位一体的闭环帮扶模式,推进公益活动开展。
  图5 2022年志愿服务团队与山东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联合筹办“爱心一角”活动
  瑕裾交结,锦衣寄暖。山东财经大学“织瑕成锦”志愿服务团队汇聚大学生力量,组建社会实践团队,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残疾人公益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奉献社会、磨练意志、自我学习、自我成长,在投身公益事业的过程中,激发内心对“残健同行,美美与共”的共鸣,唤起对残障人士更多的理解、尊重与关爱。借助志愿服务的力量,残障人士帮扶工作焕发了崭新的生机与活力。
  心若同行,瑕亦为光。团队期望以更多年轻的、现代的、有感召力的行动投身公益,亦期望有越来越多志同道合的人参与其中,用志愿服务活动的方式延续公益的力量,把爱与温暖的种子播撒在更多人心中。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