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项目驱动,产教融合:知识产权实践教学体系的新实践
2025-05-05 09:44:00
山东政法学院
  山东政法学院以项目驱动为核心,聚焦“知识产权实践教学体系”建设,通过校企共建多维育人平台、构建实践导向课程体系、创新“双师同堂+双轨实训”教学模式、推进校内外实践精准对接、贯通“职教-本科-硕士”培养链条,系统打造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新范式。学院以真实项目贯穿教学全流程,校内强化专利检索、纠纷调解等核心技能,校外精准对接产业需求推动成果转化,实现人才培养与行业发展的深度耦合,为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提供应用型人才支撑。
  校企合作共建多维育人平台
  以知识产权学院为枢纽,山东政法学院联合山东省知识产权服务业促进会、山东千惠知识产权集团有限公司、德恒(济南)律师事务所等行业头部机构,共建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共同体。依托现代产业学院和市校融合项目,在济南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齐鲁地理标志研究院等设立多个产教融合基地,形成“高校+企业+行业协会”协同育人网络。多维合作平台的搭建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资源和广阔的发展空间,确保了人才培养的多元性和实效性,有力地夯实了实践教学的根基。
  课程设计强化实践导向
  学院以项目驱动为核心,构建层次分明、覆盖全链条的实践课程体系:设置《知识产权法案例研究》等实践必修课,聚焦专利检索、商标纠纷调解等核心技能训练;配套开设知识产权法律诊所等选修课程群,形成“必修抓基础、选修拓方向”的课程矩阵。人才培养方案共纳入61门实践课程,实践学分占比达45.78%,其中法律诊所课程群实行项目化管理,依据任务持续时长及学生参与深度弹性核算学分,支持跨学期累计成果,确保学生系统性参与真实案例全流程。
  “双师同堂+双轨实训”夯实专业技能
  山东政法学院以双师同堂教学为核心抓手,构建理论实践深度融合的校内培养体系。校内教师系统讲授专利法、商标法等理论基础,企业导师同步引入知识产权代理、纠纷调解等真实案例与行业前沿动态,实现课堂内容与实务需求精准对接。学院积极推进教学过程实战化,依托知识产权模拟法庭、检索实验室等平台开设《知识产权法案例研究》《知识产权法律诊所》等课程,组织学生通过智慧芽、Patentics等工具完成专利检索、侵权分析及布局设计等全链条任务。同时联合律所开展专利侵权诉讼模拟,还原庭审场景,覆盖证据收集、法庭辩论等关键环节。通过理论教学与双轨实训有机联动,提升学生法律文书撰写、程序规范及复杂问题解决能力,为职业发展筑牢根基。
  校外实践对接行业需求
  以“课程设计项目化”为核心策略,紧密结合“知识产权学院山东省现代产业学院”“济南市市校融合发展战略工程项目”等平台,将专利布局分析、地理标志品牌规划、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等企业真实业务模块,转化为《商标法》《知识产权运营》等核心课程的教学项目。学生通过校企合作师范课程《商标法》,参与“好品山东”地理标志产品图册的编撰工作,通过深入了解产品特性、市场价值,为企业品牌建设和推广贡献智慧与力量。通过真实项目为载体,学院构建起“需求导入-任务分解-理论支撑-实践验证”的课程开发机制。通过见习实习深度参与企业的知识产权申请、运营、保护等全流程战略规划全流程,实习成果同步转化为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获奖项目,实现“学用贯通、赛创融合”的教学目标。
  双轨贯通培养应用型知识产权人才
  学院知识产权专业自2012年获批山东省首批设置专业以来,依托法学国家一流专业优势资源,深耕“法律理论+实务技能”双轨贯通培养模式,2022年跻身山东省一流专业建设点。2024年学院创新构建“3+2”职普融通体系,前3年联合山东理工职业技术学院强化专利代理、商标运营等职业技能,后2年深化知识产权法理论与战略管理能力培养,实现“技术筑基—法学赋能—管理拓展”阶梯式成长。同时,学院联合法律硕士点,培育知识产权高端人才,精准匹配国家、省市对知识产权人才的产业需求。通过“职教—本科—硕士”全链条贯通、校企协同项目化育人,学院为知识产权保护、运用与创新输送大批“精法律、强技能、善实战”的应用型人才,为知识产权强国战略提供坚实支撑。(通讯员: 陈志刚、马冉)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