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举行2025级新生开学典礼暨国防教育成果汇演
2025-09-22 08:35:00
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
  9月20日、21日,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2025级新生开学典礼暨国防教育成果汇演分别在北校区和主校区举行。运动场上旌旗招展,口号震天,洋溢着青春与热血的气息。山东工程全体2025级新生以昂扬的斗志、挺拔的军姿接受检阅,开启崭新的大学生活。
  学校校长吴梦军,党委书记王焕斌,督学李佩禹,副校长王守光,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李梅松,副校长韩业文等领导以及相关职能部门、教学单位负责同志参加主校区活动。商河县玉皇庙镇党委书记于培芳,商河县教体局党组成员于存旺,学校校长吴梦军,党委书记王焕斌,副校长王守光、韩业文、刘爱林等领导以及相关职能部门、教学单位负责同志参加北校区活动。
  吴梦军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她对2025级新同学的到来表示欢迎,向参与军训、辛劳付出的教官们表达敬意,向在军训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团队和个人送上真挚祝贺!吴梦军讲到,九三阅兵让我们深切体会到“国家强盛是人民幸福的底气”,更懂“和平来之不易,必须奋力捍卫”。历经半个月的刻苦训练,同学们从“站军姿”学会“立人生”,从“踢正步”懂得“走正道”,这堂大学“第一课”,将终身受益。她寄语同学们:一是要做“心中有国”的青年,厚植家国情怀。让爱国情怀融入血脉,以“青春小我融入时代大我”,让青春在为国家、为人民的奉献中绽放光彩;二是做“眼中有光”的青年,永葆奋斗本色。顺境时保持清醒,逆境中坚守信念,以磐石之坚抗挫折,以蒲苇之韧迎挑战;三是做“脚下有路”的青年,明晰人生方向。“善择路者不惑,能坚持者致远”,培养独立思考能力,选对赛道、坚持前行;四是做“肩上有责”的青年,勇担时代使命。将责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打造过硬技术本领,发扬钉钉子精神,守护好人生航标。愿同学们在山东工程以奋斗为墨,在时代画卷上挥洒浓墨重彩,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书写别样人生!
  党委书记王焕斌主持活动
  商河县玉皇庙镇党委书记于培芳出席北校区活动
  商河县教体局党组成员于存旺出席北校区活动
  
  在激昂的进行曲中,吴梦军走下主席台,检阅各方队。“同学们好!”“校长好!”“同学们辛苦了!”……嘹亮的口号声此起彼伏,响彻操场,展现了2025级新生们饱满的精神状态和丰硕的军训成果。
  伴随着铿锵有力的进行曲,各方阵队伍依次经过主席台接受检阅。同学们目光如炬、步伐坚定,动作整齐划一。一列列方阵气势如虹、豪情万丈、英姿飒爽,每一个挺拔的身姿、每一个标准的敬礼、每一声震天的口号,都凝聚着汗水与努力,赢得了现场师生们的阵阵掌声。
  督学李佩禹宣读《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关于表彰2024年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获得者的决定》和《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关于表彰2024年省政府奖学金、省政府励志奖学金获得者的决定》
  副校长王守光宣读《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关于表彰2024年济南奖学金获得者的决定》
  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李梅松宣读《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关于表彰2024年校长奖学金、优秀大学生奖学金获得者的决定》和《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关于表彰2024年三庆集团奖学金、吴立春博士奖学金获得者的决定》
  副校长韩业文宣读《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关于表彰2025级新生军训先进集体和个人的决定》和《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关于表彰2024年先进集体和个人的决定》
  副校长刘爱林宣读《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关于表彰北校区2025级新生军训先进连队、优秀宿舍、军训标兵、优秀教官的决定》
  获奖集体和个人代表依次上台领奖。沉甸甸的荣誉背后,是教官们的辛勤教导、辅导员老师的日夜陪伴和同学们自身的顽强拼搏。这份荣誉,既是对过往努力的肯定,更是对未来大学生活的激励。
  主校区合作企业代表吉利汽车济南公司校企合作经理梁成宝,教师代表艺术学院熊娇,老生代表数字财金学院孔秀文,新生代表建筑工程学院赵舒成分别发言,寄语同学们珍惜大学韶华,夯实知识技能,增长本领才干,弘扬“志存高远、追求卓越”校训精神,用奋斗书写最美的青春篇章。
  北校区教师代表数字经济学院常国敬,新生代表航空学院姚鑫昊分别发言,希望同学们将军训中养成的好习惯、好作风带到学习和生活中,坚韧不拔、拼搏进取,锤炼“工匠精神”,做新时代的山东工程人。
  军训科目表演
  “擎筑山河”“利刃出击”“旗开得胜”“青春武韵”等军训科目表演,场面宏大、青春四溢,展现了新时代青年学子敢于拼搏、逐梦未来的奋斗精神,点燃了山东工程学子步履铿将、不负时代的宏大志向与青春理想。
  风华正茂少年时
  挥斥方遒鸿鹄志
  大学画卷已然铺开
  新征程的号角已经吹响
  全体2025级新生
  必将铭记誓言与感动
  汲取奋进力量
  在山东工程这片育人沃土上
  砥砺奋斗 追逐梦想
  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高技能人才
  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