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大学城实验高级中学推普周活动:用心吐字,用爱归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为贯彻国家语言文字工作方针,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济南大学城实验高级中学以“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开展第28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系列活动,助力师生提升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增强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自信心。9月16日晚,学校邀请山东艺术学院戏剧学院播音与主持系主任李克振副教授带来“用心吐字 用爱归音”专题讲座,讲座由副校长冯玉主持。

发音的“魔法公式”
“要想说好普通话,关键在于发音。”李老师的声音洪亮而富有感染力。他深入讲解了普通话发音的三大要求:准确、清晰、富于变化。这不仅是发音的标准,更是一种语言的艺术。“情、声、气,三者缺一不可。”李老师强调,发音不仅仅是嘴巴的动作,更是情感、声音和气息的综合运用。他通过示范和练习,手把手地指导学生们如何进行气息控制,如何做到字正腔圆。学生们跟着老师的节奏,一起练习“呼余气、口鼻吸、两肋开、膈肌降、小腹收”的动作要领,感受着气息在身体里的流动。“看,这就是气息的力量!”李老师一边示范,一边鼓励学生们大胆尝试。现场气氛活跃,学生们积极参与,不时爆发出阵阵掌声和笑声。在李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们逐渐掌握了发音的技巧,感受到了普通话的魅力。

绕口令的“欢乐挑战”
“出东门,过大桥,大桥底下一树枣……”李老师的声音刚落,现场立刻响起了一片欢笑声。这是李老师分享的绕口令“数枣儿”,学生们跟着一起念,嘴里念着,手里比划着,现场气氛热烈非凡。“男演员女演员,同台演戏说方言……”,学生们在欢声笑语中,不仅锻炼了发音技巧,更感受到了普通话的趣味性。

用声音传递真情
“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这是李老师在讲座中分享史铁生《秋天的怀念》中的一段朗诵。当这段文字被缓缓念出,大雅厅里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这掌声,是对母爱深沉的共鸣,更是对“孝敬父母”这一教育命题最真挚的回应。唤醒学子们对父母细碎付出的感知,教会学生们在时光还来得及的时候,用耐心与陪伴,回应那份不求回报的爱。


最后,校长张家鹏进行了总结发言。他指出,普通话的推广不仅是语言文字规范化的要求,更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途径。他强调,学校将继续加大语言文字工作力度,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普通话成为校园最美的语言。并鼓励大家以此次推普活动为契机,不断提升自己的语言素养,用普通话传递知识、传递情感、传递力量,让这颗语言的明珠在校园内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