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烟台职业学院:追寻胶东红迹 续写青春华章
2025-09-11 08:34:00
烟台职业学院
  为弘扬伟大抗战精神,赓续红色血脉,激励新时代青年勇担使命。2025年7月,烟台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红色胶东薪火相传”实践团奔赴招远市开展红色主题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通过实地参观调研、走访抗战亲历者、研读史料、开设红色课堂等形式深入挖掘胶东抗战历史,感悟革命先辈爱国情怀,以实际行动传承红色基因。
  红址寻深处,初心悟本真——红色旧址探访记
  革命遗址是红色历史的有力见证。实践团先后走进山东黄金玲珑红色教育基地、欧家夼村革命之路红色文物展、西山王家村红色革命遗址等场所,沉浸式重温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
  在山东黄金玲珑红色教育基地,实践团围绕抗战时期胶东军民“十三万两黄金送延安”的历史事迹展开学习。成员们认真聆听玲珑金矿王丰老师的讲解,详细记录黎玉等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还结合展区内的历史地图、文献档案等资料,实地追溯共产党人领导胶东军民突破敌人封锁、秘运黄金的交通线路与作战策略,感悟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随后,成员们有序走进玲珑金矿矿洞旧址,近距离感受抗战时期采金、藏金的艰苦环境,体悟革命先辈的坚韧意志与爱国情怀。
  步入欧家夼村革命之路红色文物展,成员们逐件阅读展品旁的注解说明,同时记录展品关键信息,在讲解员的帮助下,成员们梳理了胶东革命历史事件,进一步拓展对胶东红色历史的认知。
  随后,实践团来到西山王家村,依次走访了灵山采金局旧址、八路军五旅十四团团部遗址以及延安抗大胶东支校第三分校旧址。成员们利用摄影设备系统记录遗址现状,开展数字化采集与保存工作。在村支书的讲解下,成员们了解了“灵山战斗”的壮烈史实,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白鬓藏烽火,一言见山河——抗战亲历者寻访记
  为亲耳聆听烽火岁月的抗战故事,实践团成员专程拜访了97岁高龄的“黄金抗战”亲历者张元英奶奶。张奶奶为实践团细致讲述了当年乡亲们在日军严密封锁之下,如何隐蔽采金、冒险运金的艰辛历程。讲述中,她反复提及“再难也要把黄金送到”,这句质朴而坚定的话语,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位成员。成员们纷纷表示必将这段历史铭记于心,传承先辈精神。
  墨卷识峥嵘,纸间有回声——抗战史料研读记
  在《金城天府》作者王冶老师的带领下,实践团成员研读了胶东抗战相关史料。通过研读《胶东抗日根据地档案汇编》,成员们梳理出了胶东抗战的历史脉络,深刻认识到根据地军民为抗战胜利作出的杰出贡献。
  随后,实践团与王冶老师开展学习交流。王老师结合文献内容,深入分析胶东红色文化的时代价值,并强调红色文化对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作用。成员们结合研读内容与自身思考逐一分享体会,实践团表示:“我们要把红色基因传承好,让红色精神成为人生的激励与指引。”
  课堂传薪火,青年展担当——红色基因传承记
  实践团在红色文化的浸润中汲取精神养分,更以青春之力推动红色文化传承。
  团队成员精心打造红色思政课堂,将实地参观的震撼与深度访谈的感悟熔铸升华,为当地学生和村民生动讲述“十三万两黄金送延安”的传奇,深入浅出诠释红色精神,加深其对红色文化的理解。
  红色歌曲传唱环节更是活动亮点,在欧家夼村的红色音乐课上,团队为60多名学生及村民细心授课,师生音乐互动,《战斗英雄任常伦》《游击队之歌》等经典歌曲不断响起,悠扬旋律传递出浓厚爱国情怀,实践团用实际行动为红色文化传承贡献力量。
  招远这片红色热土,以璀璨的黄金文化、厚重的革命历史、蓬勃的发展新貌为实践团成员打开了认知之窗。成员们不仅增长了学识,更完成了一场深刻的精神洗礼。这份信仰之力,必将转化为砥砺前行的奋进之源,让红色基因深深融入青春血脉,激励着成员们在民族复兴的大道上破浪前行。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