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2011上海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揭晓

http://shanghai.eol.cn/    上海教育新闻网   2012-01-09    

  2011上海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主要事迹介绍

  1.两度放弃公派出国留学的机会,毅然决定离开大有前途的教研岗位,从一名兼职辅导员转变为专职辅导员,一切源于她对辅导员工作的热爱;连续两年被评为“复旦大学十佳辅导员”,所带3个班级先后荣获“上海市先进集体”等校级以上荣誉13项,一切来自她对辅导员工作的投入。她,就是复旦大学辅导员韩秀引,她说:“从人体解剖到人生解惑,我无悔选择。”

  2.他是北京奥运火炬手,和学生一起为奥运加油、为汶川加油;他是世博“老白菜”,与600多名“交白”同吃同行同苦同乐同迎大客流;他是社会公益事业的热衷者,8次参与无偿献血。过去十年,从弱冠到而立,从本科到硕士到博士,上海交通大学辅导员顾希垚和他的学生一起成长,他的青春在辅导员岗位上激情燃烧。

  3.华东师范大学有一位辅导员的“辅导员”——赵正桥,作为大学生思政工作的一名老兵,他始终坚持大学生思政工作是一门科学,需要理论的指导和学科的“码头”,他主持过高校党建和思政相关研究课题近20项,论文多次在全国获奖,策划成立“华东师范大学学生事务研究中心”,推动设立“高校辅导员”、“高校党建”学科研究方向。如今,他已经是思政学科的硕导,向全市输送了上百名专职辅导员,带领一批年轻辅导员大步走在专业化的职业大道上。

  4.上海外国语大学学生的手机上每天都能收到辅导员周源源发来的“红色手机报”。利用微博、短信、人人网、易班平台,周源源建立了“永不停课的网上党校”,劝回了因失恋想要自杀的学生,对学生网上偏激言论第一时间进行引导,为身患癌症的学生募集爱心捐款近十万元,在网上传递爱和希望……在五彩斑驳的网络空间,周源源自信而自觉地画出了亮丽的红色。

  5.在东华大学辅导员莎日娜看来,创新人格是创新人才成长的根基。鼓励学生参与创新实验项目、科技竞赛,组织学生走进“科学商店”服务社区,在实践中培育的不仅是学术创新能力,更是社会责任感、团队合作精神、坚韧不拔的毅力。她所带学生团体先后获得上海市五四红旗团委标兵、先进集体、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课外科技学术作品竞赛全国一等奖等多项荣誉。

  6.华东理工大学的辅导员杨倩从走上辅导员岗位的那天起,就捧出了一颗真心。她用真心温暖学生,连续三年放弃与家人团聚,陪留校学生共度除夕;她用真心引导学生,坚持与有自闭倾向的学生谈心,打开他的心扉;她用真心服务学生,组织宣讲会近百场,开展职业咨询进宿舍活动,带领学生赶赴江苏面试签约,甚至在产后第二天就帮助学生联系就业岗位……她的真心付出赢得了学生的真心喜爱,连续多年在学生测评中位列全校第一。

  7.上海中医药大学有一名锡伯族女生,从小失去父母的她只身来到上海,学习生活的不适应让几度萌发轻生念头,辅导员像妈妈一样的抱住她,用家乡的锡伯语安慰她,每年的生日第一时间送上祝福,生病的时候送去亲手制作的民族餐,终于丽娅走出了阴霾,如今她已是一名获得奖学金、担任班委的阳光大学生,辅导员也成了她最亲近的“洪妈妈”。“洪妈妈”,上海中医药大学辅导员洪汉英,锡伯族,掌握维吾尔族语、哈萨克族等多种少数民族语言,用心呵护少数民族学生成长,用心浇灌民族团结之花。

  8.上海对外贸易学院有个“网络达人”——辅导员黄静,从2008年起,她就开辟了“静姐姐博客”。在上面,她成立“职业规划工作坊”,将自己的求职经验、工作经历、行业分析、参加“职业咨询师”培训所学,与学生分享,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她用心写下“给大一新生的一封信”,得到数百次点击和转载,让学生还没走进校园就开始规划大学生活。学生说:“静姐姐博客”是我们成长的精神家园。

  9.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有个“知行大课堂”,在这个课堂里,学校和社会紧密合作,产学研紧密结合。依托这个大课堂,辅导员梅元媛与上汽、东航、轨道等集团公司合作,建立产学合作实践基地,每年暑期带领学生到基地实践;在基地建立临时党支部和团支部,与企业工会建立密切联系,带领学生结对帮扶困难职工家庭,把思想引导工作有机融入实习实践环节。

  10.上海建桥学院辅导员刘伟山就像邻居家的大叔一样朴实,但他为学生做的事可不一般。学生一入校他就开出了大学四年的30本必读书目,规定每周为“读书日”,带着学生饱览群书,一读就是四年;每月第一个周日是上海东方艺术的免费开放日,他带着学生接受免费的高雅艺术的熏陶,一“趁”就是四年;参加希望工程,他带着学生援助云南贫困小学生,一帮就是四年;在易班上开辟“党史上的今天”、“小故事大启示”专栏,用朴实的话讲出深刻的人生哲理,一说就是四年。“刘大叔”就是这样在平凡的辅导员岗位上谱写了不平凡的育人之歌。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学校查询

Ƽ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京ICP证140769号 | 京ICP备1204535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北京中教双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EOL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e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