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小学试用电子书包 老师、家长争议频现
http://shanghai.eol.cn/ TOM 2011-10-17 大 中 小
电子书包走进上海中小学生课堂 何雯亚 现场图片
学生的课桌上看不到书本,取而代之的是一台台笔记本电脑……日前,记者走进上海市闵行区蔷薇小学,该校四年级正在进行“电子书包”教学展示。记者获悉,继2010年上海虹口区8所学校率先开展 “电子书包”项目试点后,该项目的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不仅虹口区2011年又将新增试点学校10所,闵行和金山的部分学校也加入其中。
教育迎来E时代,电子书包逐渐取代书本,到底给课堂教育、师生互动带来什么新变化?学生书包减负是否有了可能?写字和阅读会不会被遗忘?会不会引发近视和网瘾?面对众多困惑和争议,记者进行了实地采访,并调查了学生、教师、家长和专家对此事的看法。
【新闻背景】
电子书包项目试点拟扩大
作为上海教育“十二五”规划的一部分,电子书包项目今年率先在虹口区试点,8所具备信息化优势的学校参与其中。对于目前八所学校的试点效果,教育管理部门将从上海市多所高校请来教育信息化领域的专家,进行评估,今年9月份确定第二批试点的名单,试点范围也将由 1000名学生扩大到3000名学生。今年,在虹口区内将新增电子书包试点学校10所,且将步入金山区、闵行区各学校的课堂,在申城,越来越多的莘莘学子可以体验电子书包带来的全新学习生活。
【试点感想】
学生:每个同学都成为小老师
“今天,数学老师教我们比较分数的大小,讲解的几种不同方法,都是学生想出来的,大家觉得很自豪。”蔷薇小学的贺嘉嘉告诉记者,他因为粗心大意,数学成绩不太好,也不喜欢上数学课,课堂上不愿举手,担心说错被笑话。现在,数学课上,老师出一道题目,同学们各自在自己的练习本上做,然后上传到老师的电脑上,老师会分析每位同学作业。
“每位同学都可能想出金点子,这样就可以成为小老师。 ”贺嘉嘉说,上周,他用画图的方法比较出几何图形的变化,受到数学老师表扬了好几次。
“电子书包也开阔了我们的眼界。”闵行中学的刘奕婷告诉记者,该校也在试点“电子书包”教学,特别是语文、英语(论坛)课,电子书包上有很多书本外的拓展资料,可以获得更多信息,扩充知识面。
老师:课堂教学变得高效透明
“小蓝”的出现,带来了一场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的革命,课堂变得“透明”了。据虹口区教育局相关负责老师介绍,电子书包是一个以学生为主体、个人电子终端和网络学习资源为载体的,贯穿于预习、上课、作业、辅导、评测等学习各个环节,覆盖课前、课中、课后学习环境的数字化学与教的系统平台。
在曲阳四小数学老师孙雪梅看来,“电子书包”的引入,使图形展示变得直观、动态化。由于电脑随机随意,图形调取随心所欲,绘画和擦除既卫生又简便易行,使教学变得直观、省时、省力。对此,陆秦岭老师也深有同感,他说,教材中有一道课后练习题,让学生用各种形状的多连块随意组合成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了“小蓝”后,这道本需事先准备胶水和多连块卡片的复杂教学的练习题,直接显示在孩子们的小电脑上,只要拖动鼠标就能像玩游戏一样轻松拼图,短短十分钟,学生们就拼出无数花样。“传统模具拼出三个图形的时间,用‘小蓝’至少可以拼出个数翻倍的图形。 ”不少学生课后说:“学习数学就像做数学游戏一样,我们都很喜欢玩。 ”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