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暑假伊始,青少年走出校园,涌入游乐场、商圈和社交场所,而潜在的烟草诱惑也随之而来——便利店隐蔽的售烟行为、电子烟“时尚化”的营销陷阱、公共场所二手烟的暴露风险,正悄然威胁着青少年的健康。近期,从云南洱源的联合夜查到上海迪士尼的控烟升级,从校园“拒烟第一课”到澳门立法对电子烟的围堵,一场多方联动的“青少年控烟保卫战”正在打响。
"保护青少年免受烟草危害"也是刚刚过去的世界无烟日期间的核心议题之一。为何未成年人吸烟屡禁不止?新兴电子烟如何绕过监管?家庭与社会又该如何筑牢防护网?本报专访资深研究青少年控烟的专家,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布隆伯格公共卫生学院全球烟草控制研究所高级生物统计学家年清华博士,从执法难点、教育盲区与政策突破中寻找答案。
正文:
1. 近期,"烟卡"游戏在中小学生中流行,这种通过收集烟盒制成的玩具无形中强化了青少年对烟草品牌的认知。您认为除了“烟卡”之外,目前还有哪些新型的烟草营销手段是青少年容易接触到且具有较强诱惑力的?
无论是产品的口味、外观,还是它们所营造的生活方式幻想,烟草和尼古丁产品的营销策略都在不断演变,以顺应最新潮流,让这些令人上瘾且致命的产品看起来既有吸引力,又“正常”或可被接受。但事实上,烟草导致的死亡和疾病并不“正常”。这就是我们必须阻止这些产品销售和推广的原因,我们要防止它们以吸引年轻人的方式出现,防止它们在年轻人常出没的场所出现,并防止它们在我们需要减少相关烟草导致的烟草导致的死亡和疾病的当下,助长相关疾病的流行。
2. 云南洱源等地近期开展校园周边售烟专项整治,查处了商户未按规范张贴“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烟草制品”警示标识的行为。尽管本次排查没有发现商户将卷烟与文具、零食混放的现象,但放眼全国,类似现象仍屡禁不止。针对这种现象,您认为除了加强对零售点的监管,还可以采取哪些更具创新性或操作性的措施来降低青少年接触烟草产品的概率?
一些国家通过禁止调味烟草和尼古丁产品成功打击了烟草行业的掠夺性营销,而中国也可以将2022年的电子烟口味禁令扩大至覆盖所有调味烟草产品,包括薄荷醇和爆珠产品。减少青少年接触烟草的另一个有效措施,是全面禁止所有形式的烟草广告、促销和赞助,包括在数字媒体和传统媒体上的禁令,并禁止零售商展示烟草和尼古丁产品。其他行之有效的政策包括在公共场所实施100%无烟法规和提高烟草税。无论是对年轻人还是成年人,这些都是有助于减少烟草使用、限制营销曝光并防止烟草使用常态化。
3. 自世界无烟日和“六一”儿童节以来,上海迪士尼已经加强了控烟措施,取消了24个吸烟点。线下的管控固然重要,但研究显示中国青少年通过线上平台接触电子烟广告的风险较高。在其他国家,社交媒体和线上平台对烟草广告的监管政策和技术手段有哪些值得中国学习的经验?
中国可以借鉴一些其他国家的经验。这些国家已实施了有效的监管和技术策略,以解决社交媒体和其它互联网上烟草和尼古丁产品的营销问题,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卡塔尔是首批在所有数字媒体上全面禁止烟草和尼古丁产品广告的国家之一,澳大利亚和德国等国也已在社交媒体和产品网站上实施了年龄限制和严格的年龄验证等有效机制。强有力的监测程序和执法行动也至关重要,例如建立先进的内容检测系统来识别并屏蔽针对青少年的内容,并建立在线防护机制,以阻止烟草和尼古丁产品的销售和广告在学校等实施距离限制的场所附近出现。
4. 在您看来,目前在界定“烟草广告”时存在哪些模糊地带或挑战?我们应该如何更清晰地定义和执行这一禁令,以覆盖所有隐性或变相的营销行为?
尽管中国已禁止某些形式的烟草广告,但目前仍允许在销售点进行产品展示和促销活动(例如价格折扣或优惠券)。一项全面禁止所有形式的烟草广告、促销和赞助信息的政策是国家减少烟草需求最具成本效益和影响力的方法之一。这些政策需要不断更新,以应对新兴的营销手段,例如通过网络大V推广或植入品牌内容等隐形广告。
5. 暑期来临,学生们上网时间增多。针对社交媒体平台上电子烟品牌曾广泛采用与“健康”有关的宣传作为营销手段,您认为平台方在识别和清除这类误导性内容方面应承担怎样的责任?除了技术手段,还有哪些教育或宣传方式可以帮助青少年识别并抵制这类虚假营销信息?
虽然平台应承担删除电子烟误导性健康宣传的主要责任,但严格执法和持续的教育工作也至关重要。研究表明,当普通包装与清晰、醒目的视觉健康警示相结合时,开始接触或尝试烟草和尼古丁产品的人会减少。这一做法也可以扩展到网络平台。除了学生和年轻人之外,教育项目还应向更广泛的大众宣传烟草和尼古丁产品的危害和成瘾性,并介绍有效的支持戒烟的资源,包括12320、4008085531和4008885531戒烟热线,以及微信戒烟计划。
6. 近期,社会各界对禁烟和消除二手烟危害的呼声持续高涨,相关讨论已成为公共卫生领域的热点议题。从您的研究和经验来看,您认为学校、家庭、社区和政府等不同主体,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如何协同合作,共同为青少年构建一个更坚实、长效的防护屏障?
像“世界无烟日”这样的一日倡导活动对于提高公众意识固然重要,但保护青少年免受烟草和电子烟危害,则需要社会各界长久、协同的努力。几乎每个人都经历过亲人或朋友因烟草引起的疾病离世的痛苦,这些疾病包括但不限于癌症、肺癌和心脏病。更令人痛心的是,这些死亡本可以完全预防。出台政策遏制烟草业操纵性营销不仅可行,而且至关重要。因为这类政策能够拯救生命。减少烟草引发的死亡和疾病。这类政策可以在多个层级实施。在地方层面,北京和上海等城市已经成功实施了100%无烟政策。而在其他层面,例如社区、校园和个人工作场所,各方人士都有很多机会能够加深了解,并更深入地参与到终结烟草流行的行动中。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