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深化中外人文交流,搭建坚实的跨文化沟通桥梁,使中华文化在国际舞台上得到更加鲜活的传递、引发更广泛的共鸣,11月11日下午,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中文教育学院在上海广富林文化遗址举办了“遇见松江,遇见你”中华文化国际传播之旅活动。此次活动由学院党总支副书记虞娅娜、兼职辅导员梁旖带队,汇聚来自俄罗斯、日本、韩国、塔吉克斯坦、哈萨克斯坦、越南、泰国、老挝、科摩罗等国家的近二十名留学生,与中国学生一同踏上文化之旅。
广富林文化遗址素有“上海之根”的美誉,承载着上海数千年的历史脉络与文明基因。活动围绕“体验、探索、传播”三个维度展开,引导中外学子动手体验非遗技艺,探访历史文脉,创意传播文化印象。

在非遗传承人的悉心指导下,中外学子共同走进叶榭软糕的制作世界。从米粉填模到图案压制,同学们全神贯注、一丝不苟地完成每道工序,再将成形的米糕轻轻放入传统蒸笼。叶榭软糕不仅是舌尖上的江南风味,更凝结着松江地区深厚的农耕文明记忆,是节庆中不可或缺的文化符号。其中所蕴含的“五谷为养”的饮食哲学与“蒸蒸日上”的美好寓意,让学子们在亲手实践中,悄然读懂了中华美食背后的文化密码。
来自泰国的爱玲同学感慨:“亲手制作米糕,让我真正体会到中国饮食文化的精细与智慧,每一个细节都承载着历史的温度。”俄罗斯的玛丽同学也深受触动:“中国美食不仅味道迷人,更蕴藏着丰富的故事与文化。我希望能把这份体验分享给更多朋友,让他们也了解中国、爱上中国。”

为帮助留学生深入理解“上海之根”的历史内涵,中国学生提前筹备,精心制作了涵盖上海历史与松江文化的“微课程包”。中外学生结伴同行,在广富林遗址中展开“行走课堂”教学。中国学生担任“文化向导”,带领大家探访水上展示馆、漫步徽派建筑群、徜徉清幽禅寺、驻足骨针广场,追寻先民的生活印记。
一路走来,中国学生温故知新、倾情讲解,留学生们兴致盎然、频频发问。科摩罗的拉一莎同学表示:“我们组的中国小老师非常出色,把复杂的文化讲得通俗易懂,让我对中华文化有了更直观的感知。”老挝的胡永光同学则说道:“中国同学的讲解让我超越表面的认知,真正走进文化内核。我希望自己也能成为中华文化的传播者。”

活动中,留学生们纷纷举起手机,用照片、短视频等多种形式,向远在千里之外的亲友实时分享这场文化之旅的所见所感。无论是在微信朋友圈的即时记录,还是在海外社交平台的深度互动,他们正逐渐成为跨文化传播中不可或缺的“文化代言人”。
他们用镜头捕捉民俗的烟火气,用文字诠释东方智慧的深邃,让世界各地的朋友真切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多元魅力与独特底蕴。通过他们的亲身体验与真诚表达,中华文化的生命力跨越山海,直抵人心。 

活动结束后,留学生们仍沉浸在文化体验的余韵中。越南的阮氏鸳同学感叹:“亲手制作米糕的过程充满乐趣,当吃到自己做的热腾腾的米糕时,我感觉它不只是一道中国美食,更是一个可以带回家的、关于松江的甜蜜记忆。”来自韩国的刘天同学也表示:“一天之内,我不仅聆听了古老的中国故事,亲手制作了传统美食,还结交了中国朋友。这次经历让我明白,上海的魅力,正在于它将数千年历史与现代创新完美融合。”
“遇见松江,遇见你”中华文化国际传播之旅,是国际中文教育学院精心打造的中外学生品牌项目。活动致力于通过留学生的真实视角与情感联结,搭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文化桥梁,营造多元包容、互鉴共融的国际化校园氛围。借助这一平台,留学生不仅能够深入理解中国与中华文化,更将成长为中华文化在世界舞台上的“发声者”与“传播者”,推动中华文化在国际语境中实现鲜活表达与深度共鸣。
未来,学院将持续深化品牌建设,聚焦历史遗址文明、非遗匠心传承、传统节庆民俗与现代文化特质等领域,全方位、立体化展现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当代价值,不断增强其国际影响力与感召力,为学校国际化发展战略贡献更多力量。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中国教育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