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精心打造高水平立法智库 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山西省地方立法研究咨询基地服务法治山西建设纪实
2022-01-25 09:35:00
山西大学

  “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

  良法善治,蕴含着人民群众对法治社会的向往。山西省地方立法研究咨询基地成立于2015年4月,是山西省人大常委会在山西大学挂牌设立的我省唯一一家地方立法研究咨询基地,也是太原市人大常委会在山西大学挂牌设立的地方立法研究咨询基地和太原市人民政府立法联系点。立法基地本着“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育卓越法律人才,建高端立法智库”这一宗旨,统筹省内高校、科研院所、实务部门的立法资源,立足于山西省经济社会发展和法治建设的实际,面向山西省人大、省政府、其他设区的市人大、政府的立法需求,以立法起草、立法评估、立法论证、立法宣讲、备案审查和专题研究为主要工作内容,充分发挥第三方主体参与地方立法的优势,努力为山西省地方经济社会和法治建设服务,取得了显著成效。


团队建设

提升地方立法质效

  “小智治事,中智治人,大智立法。”地方立法涉及领域广,专业性强,打造一支涵盖各领域、德才兼备的高素质立法队伍对于提升地方立法质量起着关键作用。立法基地高度重视立法人才队伍培养,根据山西省实际立法需求,组建了一支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管理、生态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等领域的立法咨询专家库,首批聘任立法专家60人,其中具有法学高级职称的教授和副教授54人(占比近90%),具有博士学位的28人(占比47%),省市各立法、行政、司法等相关政府部门业务骨干18人,充分发挥专家、学者在各自领域专业性的优势。立法咨询专家库的建立为省和设区的市人大、政府以及有关部门起草立法、立法评估、立法调研、专题研究、法治宣讲教育等立法研究咨询服务工作提质增效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和强大智力支持。

项目承接

服务地方立法需求

  立法基地自成立以来,先后承接并完成了省、市人大常委会委托起草的有关于山西省生态环境厅《山西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山西省水污染防治条例》《<山西省环境保护条例>实施办法》《山西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山西省林草局《山西省湿地保护条例》、山西省统计局《山西省统计条例》、山西省民政厅《山西省殡葬管理条例》、太原市人大常委会《太原市餐厨废弃物管理条例》《太原市建筑废弃物管理条例》《太原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太原市环境卫生设施管理条例》《太原市物业管理条例》、忻州市人大常委会《忻州市滹沱河流域生态修复与保护条例》等地方立法三十余项;受托进行《山西省环境保护条例》《山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办法》《山西省动物防疫条例》《山西省人才发展促进条例》《太原市大数据促进条例》《太原市旅游条例》立法评估十余项;参与《山西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山西省汾河流域生态修复与保护条例》《太原市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等立法咨询论证三百余项;受托就《山西省民用机场净空和电磁环境保护条例》《山西省消防安全责任制实施办法》《太原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太原市扶贫龙头企业和扶贫农民专业合作社认定管理办法》等三十余件规范性文件进行备案审查;进行法制宣讲五十余次,培训各类法治专业人员五千多人。聚焦民生保障、社会治理,符合山西实际,为山西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法治建设服务作出突出贡献,得到省、市人大常委会和政府法制部门的认可和好评。


在省政府法制办参加山西省大气污染防治立法讨论


在省人大参加动物防疫条例立法后评估


在太原市政府法制办参加餐厨废弃物管理条例立法论证


赴运城市参加山西省水污染防治立法调研座谈


在山西省林草局参加山西省湿地保护立法研讨会


立法基地项目成果展示



立法基地承担的立法项目得到有关部门的采纳

学术研讨

理论引领立法实践

  为满足山西省地方立法的实际需求,立法基地进一步整合、优化学术资源,目前已形成了一支“跨学科、高水平、宽领域、开放式、接地气”的立法学术理论研究团队。立法基地研究人员针对在具体立法实践中面临的重大理论问题,进行专题研究,用以指导、促进和服务地方立法工作。主要有:《立法前评估制度研究》《地方改革立法问题研究》《立法前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立法前评估对象研究》《立法前评估主体问题研究》《立法前评估报告的回应机制构建》《海绵城市建设法律问题》《山西省水污染防治立法问题研究》《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防治立法问题研究》《绿色证券法律问题研究》《绿色信贷法律问题研究》《资源型经济转型改革中自然资源产权法律制度研究》《山西省泉域水资源保护立法研究》《我国农村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研究》《城中村改造中集体土地征收的立法研究》《我国水资源用途管制制度研究》《太原市餐厨废弃物管理立法问题研究》《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独立性问题研究》《我国森林资源用途管制制度研究》《社会组织开展环境公益诉讼的协同机制探究》《进口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防控机制研究》《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研究》《野生动物非法交易的法律规制》等。研究的过程中,坚持突出山西特色,符合山西实际,深刻总结提炼相关领域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实现理论研究与实践决策相衔接。立法基地今后也将致力于建设成集立法理论研究,立法实践评价与立法人才培养于一身,合立法研究、政府咨询、教学实践为一体的综合型、开放性研究基地,为山西地方法治建设提供专业化的智力支持,为山西省地方立法研究服务作出更大的贡献。

互动交流

助力基地长效发展

  立法基地关注社会实践,注重社会调研,研究人员始终秉持“以问题意识为导向,关注社会实践,重视调查方法,解决现实问题”的研究特色。通过加强交流、协作共建使立法更接地气、更具人气、更加精准。

  立法基地自筹建运行以来,接待了中国法学会、省委政法委、省人大、省教育厅、省法学会、山东省东营市人大常委会、辽宁省辽阳市人大、浙江省衢州市人大、晋城市人大常委会、晋中市人大常委会、太原师范学院等单位领导的视察调研,各方领导对立法基地建设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立法基地根据立法研究的实际需要,积极展开校外合作,目前已经与省人大、省司法厅、市人大、各公检法部门以及山西省其他地市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共建关系。立法基地专家应邀参与了省人大常委会、省司法厅、山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太原市人大常委会、太原市司法局/政府法制办、太原市政协、省市相关行政机关组织的各级各类立法咨询和立法论证一百八十多件次,就相关问题建言献策,提出了大量符合实际、解决问题的意见建议,在社会上产生了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未来展望

建立高端立法智库

  随着全面依法治国战略的深入推进,地方立法智库应当更加明确为依法治国服务的建设目标,在研究内容、运行机制等领域全面创新提高,成为新时代法治建设当之无愧的智囊团。这就要求立法基地通过内强能力、外塑形象,进一步提升质量,以更好地为山西省法治建设提供决策咨询和智力支持。首先,要遵循立法决策咨询工作规律,从实现地方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高度增强智库建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其次,准确把握自身职责定位,创新体制机制建设,要有地方特色,立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法治建设的实践开展实证性研究等。再次,不断加强自身能力和人才队伍建设。要根据服务决策、适度超前、相对独立的要求,不断加强智库能力建设,包括提高综合研判和战略谋划的能力、提出科学可行立法和监督建议的能力、推动立法决策和监督实施的能力等。最后,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充分利用大数据时代的信息资源共享优势,对上要争取全国人大、全国性研究机构等的支持和合作,横向要加强与其他各地人大之间的交流沟通,向下要加强与区县等基层人大之间的指导对话,在课题联合、比较研究、数据共享、实证调研等方面开展定期的交流合作。最终将立法基地建设成为立足省内、辐射全国、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高水平地方立法智库。

  站在新时代,踏上新征程,山西省地方立法研究咨询基地将坚持良法善治,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关于立法工作的部署和要求,进一步加强合作,充分发挥立法的引领和保障作用,最大限度发挥立法基地优势,不断展现新作为,使立法基地更好地发挥地方立法的参谋助手作用,为山西省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库支撑,书写山西省地方立法新篇章。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