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数字监督重点实验室教授应邀出席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主论坛
为推进纪检监察数字化向更高水平、更深层次发展,4月29日上午,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国清在开幕式上作主旨讲话。4月30日,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数字纪检监察体系建设分论坛于福建省福州市海峡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四川省数字监督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成都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唐清利教授应邀出席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主论坛并在“数字纪检监察体系建设”分论坛作主旨报告,四川省数字监督重点实验室首席专家、绵阳师范学院副院长王杨教授应邀参加分论坛并作主旨报告。来自四川省数字监督重点实验室专家团队成员、市委、高校、研究机构和企业集团的150位嘉宾参加了本次活动。
经中央批准的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已连续成功举办了七届,本届峰会主题为“二十五载奋进路 数字中国谱新篇——数智引领高质量发展”。峰会发布《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4年)》《全国数据资源调查报告(2024年)》等70余项成果,全面呈现我国在数字技术创新、人工智能应用、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的新进展,超过100名院士专家齐聚峰会。
数字纪检监察体系建设分论坛作为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备受瞩目的重要分论坛之一,此次“数字纪检监察体系建设”分论坛齐聚了众多行业内极具影响力与权威性的专家学者,他们均在数字纪检监察相关领域深耕多年,有着斐然的成就与深厚的造诣。
数字纪检监察体系建设分论坛聚焦数字技术在纪检监察领域的创新应用,旨在提升纪检监察工作的主动性、精准性和穿透力,推动新征程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成都理工大学心怀“国之大者”,找准找实数字监督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扩大与基层纪委监委业务合作,以具体项目为支撑开展实验性试点和试点性实验,以数字科技手段保障党的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见效。四川省“数字监督重点实验室”是依托于成都理工大学创建的全国首个省部级构建以防治腐败为目标、以数字纪检监察体系为主题的跨学科实验室,大力依托理工科高校特色的优势资源,在纪检监察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下,打造数字纪检监察特色专业方向。该实验室聚焦数字监督与腐败治理智能预警技术研发与创新,以多学科交叉融合方式,探索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技术,主动将科学研究的势能转化为监督治理效能。
唐清利作题为《纪检监察数字监督的基本理念与路径探索》的主旨报告。他从防治腐败与数字监督、数字纪检监察与数字监督和数字监督的运用场景探索三个方面详细论述了纪检监察数字监督的基本理念与路径探索。他指出,自2023年9月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发布《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数字纪检监察体系建设规划(2023—2027年)》以来,成都理工大学在四川省纪委监委指导下,率先成立全国首个聚焦腐败防治的数字纪检监察监督重点实验室——“数字监督重点实验室”。实验室整合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已构建覆盖资源环境、基层治理、行业监管和高校国资四大领域的应用场景。在资源环境领域,通过实时监测系统实现环境数据动态分析;

▲唐清利作主旨报告
王杨作题为《数字监督在四川的创新实践》的主旨报告。王杨介绍,成都理工大学获批全国首个构建数字纪检监察体系跨学科实验室,与凉山州纪委监委等合作,打造“廉洁雷波数字监督平台”,构建智能预警体系,运用先进技术织密医疗、政务、民生等重点领域防护网,推动监督从事后处置向事前预防转变。此外,和宜宾市纪委监察委联合打造“廉洁殡葬”数字监督平台。这些创新实践为少数民族地区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数字样板”,助力实现“数绘监督新章,智守蜀地清风”。

▲王杨作主旨报告

▲合影留念
据悉,成都理工大学从纪检监察工作的战略需求和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现实需要出发,在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设立数字纪检监察方向,打造全国最大、四川唯一的高校廉洁教育基地“育廉馆”,构建“数字技术+监督理论+纪法实务”的融合培养体系,整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法学、生态环境学等优势资源,创建全国首个省部级数字监督重点实验室,迁移应用两个全国重点实验室预警监测技术,初步建成国内领先的数字监督与腐败智能预警大模型辅助决策平台,构建“数据采集—智能分析—预警阻断”全链条监督闭环,在廉洁殡葬、国资监管等领域风险预警精准度达到76%,推动“数字监督”从理论走向实践。
作者:吴秋婷 邬雨良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