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由吉利汽车集团和吉利人才发展集团指导,吉利创新设计院与吉利学院联合主办的“2025吉利汽车创新设计营”盛大启幕。这是继2024年首届全球汽车创新设计营成功举办后,该高端设计人才培养项目的第二次开营。来自全国19所顶尖设计院校的29名未来设计之星齐聚校园,依托更高规格的产学资源与实战化培养体系,以更高标准、更优资源、更丰富内容共同开启中国青年精英设计人才的创新征程。
出席此次活动的领导依次是(从左到右):
吉利创新设计院人才经营部部长丁自成先生、中国美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院长王昀教授、湖北美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院长李梁军教授、广州美术学院副院长李勇教授、吉利学院副校长马常松教授、吉利创新设计院总监吴柏青先生、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严扬教授、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新兴产业处副处长文世恩先生、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何人可教授、西安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院长 张犁教授、180科普创始人、《Car Styling》中国区负责人王洪浩先生
吉利汽车集团副总裁陈政表示:“当前汽车产业竞争加剧,全球设计人才才是最珍贵的资产。吉利设计坚持向下扎根,滋养企业内生型人才沃土,更向上成林,形成人才大樟树带动人才小树苗,以此构建出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的人才森林。我们坚信,唯有让人才,在一线淬火、在产业扎根、在实战历练,创想才能转化为驱动中国汽车设计崛起的澎湃动能。”
汽车设计作为塑造未来汽车产业的重要驱动力,其创新演进始终紧扣时代需求。马常松副校长在开营致辞中强调:“设计营生动践行了‘三个校园’的教育理念,旨在强化产业链、创新链、教育链三链深度融合,打造贯通产学研的一体化育人平台。学校携手吉利创新设计院,共探汽车设计人才培养新范式,为行业输送兼具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优质人才,擘画中国汽车设计的创新愿景。”
吉利学院副校长马常松教授(左)和
吉利创新设计院总监吴柏青(右)发布吉利设计·银河创想者计划
开营仪式上,“吉利设计·银河创想者计划”正式发布,作为该计划的重要参与方和实践基地,吉利学院将为其提供坚实的平台支持与资源保障。吉利学院副校长马常松教授与吉利创新设计院总监吴柏青共同完成了发布仪式。吉利创新设计院总监吴柏青表示:“该计划是吉利设计聚焦产业一线,深度培育优秀汽车设计人才的战略行动。我们期待通过这种全体系、强实战、真落地的培养模式,构筑中国设计的人才森林。”
当创新变革浪潮席卷全球汽车工业,吉利正以人才锚定未来,正构建一条贯通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的闭环,以源源不断的新质设计生产力,驱动中国汽车品牌的向上之路。
01.扎根沃土:产教融合新生态下的设计摇篮
吉利汽车创新设计营再次落户吉利学院,正是学校“引企入教、实战育人”特色模式,推动设计产业与教育深度融合的关键实践与重要成果。据悉,本次活动为期12天,汇聚了国内外设计行业顶尖专家(如柳冠中、何人可、严扬、日本设计师山田敦彦Yamada等)与吉利设计资深导师,通过大咖公开课、高校圆桌论坛、企业真实课题实战、产业一线经验深度分享以及“银河创想者计划”,在吉利学院的校园内搭建起一套完整、高效、精准的实战型人才培养体系,致力于培育符合产业前沿需求的高潜质设计人才。
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业设计协会荣誉副会长 柳冠中
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 何人可教授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严扬教授
日本著名设计师 山田敦彦Yamada先生
02.向上成林 构筑汽车设计的人才森林
本次设计营实现了从课堂理论到产业实践的深度衔接,将产业前沿需求直接引入人才培养环节,深挖校企协同育人的巨大潜力,精准打通了学生从专业学习到产业应用的关键路径。这不仅让学术人才能在真实的产业环境中淬炼成长,更让产业需求有效反哺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真正实现了人才培养供给与产业发展需求的同频共振、共生共荣。
连续两年举办汽车创新设计营,不仅为吉利滋养企业内生型人才的根系,成为推动吉利持续创新、不断前行的重要力量,更在产业与学术的交叉点上,培育出能定义未来汽车的中国设计新锐。
在吉利人才发展集团的强力连接与赋能下,吉利学院充分发挥“企业办校,产教融合”的天然优势,全面践行李书福董事长“千人千面”教育理念,以建设“三个校园”为新动能,将产业前沿、企业真实课题和一线专家资源深度融入校园环境,打造高度实战化的教学场景,营造激发创新潜能、促进人才共育的优质生态。吉利学院积极参与举办此类高端设计营,以实际行动探索产教无缝衔接、学用高度一体的育人新范式。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