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以赛砺能聚英才 成都东软学院科创佳绩彰显育人实力
2025-08-15 09:42:00
成都东软学院

  近月来,成都东软学院始终秉持“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的育人理念,聚焦数字技术、人工智能、跨学科融合等前沿领域,鼓励学子在高水平学科竞赛中锤炼本领。从海峡两岸的创新比拼到国际机器人赛场的竞技,学子屡创佳绩,不仅展现了扎实的专业素养,更彰显了学校在一流专业建设、跨学科融合及产教融合方面的鲜明特色与强劲实力。

  科创竞技绽锋芒 多元赛道摘桂冠

  在多项国家级乃至国际级赛事中,学子捷报频传,用实力书写亮眼答卷。

  7月,第二十届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大学生计算机创新作品赛总决赛上,计算机与软件学院学子斩获本科组全国二等奖,并与国防科技大学、中国医科大学等高校共同荣获“优秀展示奖”,展现了在计算机创新应用领域的过硬水平。

  8月,赛事密集期更是亮点纷呈。睿抗机器人开发者大赛(RAICOM)中,学校团队以省赛总分第一晋级全国总决赛,彰显机器人技术应用的深厚功底;第二十七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中,计算机与软件学院秦宇、杨涛同学在“复合机器人月球探索赛项”以满分斩获全国一等奖,刷新赛事纪录;第十八届国际先进机器人及仿真技术大赛中,学子再获足式机器人挑战赛全国二等奖,持续领跑智能装备领域。

  一流专业强根基 智能领域领风骚

 

  作为学校优势学科的“排头兵”,计算机与软件学院依托“计算机与软件国家一流专业”建设,在机器人、人工智能、计算机创新应用等领域形成鲜明特色。

  从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的“满分夺冠”,到睿抗机器人开发者大赛的“省赛第一”,再到国际先进机器人及仿真技术大赛的“二等奖”,一系列佳绩背后,是学校对智能领域人才培养的深耕细作。课程体系紧密对接建图导航、计算机视觉、深度学习等核心技术,通过“课程——实践—竞赛”三位一体模式,让学生在复合机器人月球探索、足式机器人复杂地形适应等实战场景中,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创新能力。

  学校充分发挥计算机与软件学科优势,搭建智能技术实践平台,助力学子在国家级A类竞赛、国际赛事中与顶尖高校同台竞技,尽显一流专业的育人成效。

  跨学科融合显特色多元育人绽芳华

  在学科交叉融合的浪潮中,学校打破专业壁垒,构建“多元融合”的育人生态,让“技术+”“外语+”“艺术+”成为人才培养的鲜明标签。

  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三创”挑战赛上,外国语学院学子一举拿下2项全国二等奖,凸显跨学科实践能力,正是“外语+商务”跨专业融合模式的生动实践。学生团队将“语言+技术+艺术+方法”深度结合,以独特视角设计创新作品,展现了学校在培养“国际视野+专业能力”复合型人才上的显著成果。这种跨学科基因不仅体现在商务领域,更渗透到智能设计、数字创意等方向,让艺术类专业与技术学科协同发力,培育出兼具审美素养与技术能力的创新人才。

  产教融合筑基石 育人理念结硕果 

  赛事成绩的凝练,不仅是一条条登顶的数字,更是源于学校对“产教融合”办学特色的坚守。学校始终将赛事作为检验育人质量的“试金石”,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将企业真实项目、前沿技术融入教学与竞赛指导。无论是计算机与软件学院对接数智化转型战略培养的创新人才,还是跨学科团队服务产业需求的实践成果,都彰显了学校“扎根产业、服务社会”的办学初心。通过搭建高水平竞赛平台,学校让学子在真实场景中提升工程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与创新思维,逐步成长为服务国家数智化转型、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作者:张静雯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