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凉山州第41届中小学生运动会在西昌学院有序举行,前后历时半个月。篮球、足球、排球、田径、乒乓球五个大项全部落地西昌学院并顺利收官;赛事运行安全规范、赛风赛纪良好、社会反响积极,充分彰显学校在竞赛组织、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方面的综合优势,是学院坚持办人民满意体育的生动实践。

本届赛事坚持“官方主办、企业实施、学院引领、协会协同、学生实践”的协同办赛机制。其中特别是足球、排球、乒乓球,在省排协、省大体协、省乒协等省级协会指导下,与州排协、州足协等单项体育协会全面合作,同频共振、资源共享、合作共赢;各方联合制定技术标准与工作流程,构建“标准统一、流程顺畅、应急有力”的竞赛组织范式;篮球、田径项目坚持“规范运行、育人为先”,组织平稳、秩序良好、完成度高。

本次赛事共有379支队伍、4000余名运动员参赛,决出99枚金牌;学院教师全员参与赛事组织与技术保障,6名国际级裁判、5名国家级裁判、50余名一级裁判参与执裁;全院420余名学生承担裁判与技术岗位,完成在“岗前培训——赛中磨炼——赛后复盘”闭环中系统成长,进一步夯实凉山青少年赛事裁判员梯队建设,为承接省级以上大赛提供稳定的人才支撑与制度保障,持续提升区域体育赛事治理能力与服务水平。


面向人才培养,学院将赛事实践全面纳入OBE(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持续改进)教育理念与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把赛事实践嵌入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推动“以赛促学、以赛促培、以赛育人”落地见效,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与专业内涵建设。


依托赛事平台,学院正协同推进西部亚高原足球学院筹建与运动训练新专业招生,拓展与地方体育组织及相关国家队训练基地的深度合作,把赛事运营、裁判培训、教练培育、运动康复贯通于人才培养全链条,推动校地合作从项目协作迈向共同体建设,持续增进“城校共生、校州共荣”的广度与深度。


同时,学校常年与西南三省一市40余所中小学、近20家体育产业公司以及多家运动康复领域顶尖三甲医院开展多维合作,构建“政——校——会——企——医”协同育人生态,为凉山青少年体育高质量发展与“健康中国”战略落实提供持续的人才支撑与专业服务。

学校运动康复专业学子为赛事保驾护航
下一阶段,学院将固化本届办赛经验,完善赛事标准化与信息化体系,持续壮大裁判与赛务人才库,为凉山州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西院力量。
图:袁宝华
文:任骏铭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中国教育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