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至16日,第十届四川省大学生工业工程创新应用案例大赛决赛在西南科技大学成功举办。本届大赛将学生创新实践与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研讨会相结合,搭建了产教深度融合的高水平平台,展现了四川高校在卓越工程师培养方面的创新探索。

来自省内外多所高校的师生团队与业界专家齐聚一堂,通过43项创新案例的角逐与交流,共同探索工业工程领域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对接的新路径。
本届大赛自启动以来,共收到来自省内外10所高校的43项参赛案例。案例聚焦国家战略或民生紧迫需求,涵盖制造业、物流业、医疗服务、农业、旅游等多个领域,综合运用工业工程方法与工具解决实际问题,具有创新性与实践价值。经专家初评,13支队伍脱颖而出,进入决赛角逐一、二等奖。
在由教育部工业工程类专业教指委专家及高校、企业、科研院所专家组成的现场评委团的评审下,四川大学的“国家重要水域抗生素抗性基因风险管理模式与方法研究”、西华大学的“放射性核药氟化钠的生产与冷链配送联合调度决策研究”、西南科技大学的“IE驱动的绿色资源循环型报废汽车拆卸线效率提升案例”和西南交通大学的“考虑货架动态布局与物流路径规划的彩电装配调度优化研究”四个案例荣获一等奖。

据悉,自2016年起,西南科技大学连续十年承办该项赛事,将其作为深化双创教育、促进学科交流的重要载体,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促创,持续激发学生的工程热情与创新潜能。学校工业工程专业学生在“全国工业工程应用案例大赛”中累计斩获特等奖、一等奖11次,该专业200余名学生到华中科技大学、加州伯克利大学等国内外著名高校深造,毕业生总量名列全国设置工业工程专业的200余所高校的前20名,人才培养质量广受认可。
大赛同期举办了工业工程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研讨会。教育部工业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重庆大学易树平教授,四川大学郭钊侠教授,西北工业大学蔡志强教授,以及上海纤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合伙创始人李晚华产业教授分别作“核电建造价值链协同质量管控研究”“工业工程一流专业建设分享”“重要度驱动系统可靠性优化方法”“基于五业联动的工业工程数字化人才培养探讨”主题报告。

活动不仅为全省工业工程学子提供了展示创新才能、交流实践成果的平台,也通过高水平学术研讨,有力推动了全省工业工程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强化了高校、学会、科研院所与企业之间的协同合作,为进一步通过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等方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与科技创新水平打下坚实基础。
作者:谭小波 王丽明 钱天瑞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中国教育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