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西南大学大正英才班赴重庆市城口县李坪村开展“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2025-07-31 17:09:00
中国教育在线
作者:

  2025年7月5日至12日,西南大学大正英才班组织学员深入重庆市城口县咸宜镇李坪村开展“言传星火耀巴山,语筑乡梦润城口”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推普课堂、方言调研、资助政策宣讲、非遗体验等举措开展社会服务,以青年身姿助力乡村文化振兴,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

凝聚青春共识 协同共绘蓝图

  7月6日上午,实践团在李坪村村委会举行启动仪式。西南大学本科生院干部、李坪村驻村第一书记易鹏,村委会干部,大正英才班指导老师阿米娜木出席仪式。易鹏书记代表村委会欢迎实践团的到来,并强调:“实践活动要立足学习与交流,通过暑期托管班、文化宣传与交流等多样的活动助力乡村儿童成长与乡村文化发展。”


启动仪式现场。楚慧琪 供图

创新推普课堂 搭建语言桥梁

  活动期间,实践团结合城口方言特点与儿童认知规律,打造了“语润童心”系列课程。针对川渝地区平翘舌、前后鼻音混淆问题,设计专项练习,通过绕口令、发音游戏帮助儿童建立标准语音认知;改编《闪闪红星》红色剧本杀,让儿童在角色扮演中学习革命历史,同步提升普通话对话与情感表达能力;开设《蚕宝宝变形记》等科普课程,带领儿童观察蚕的生命周期,掌握“蜕皮”“滞育”“缫丝”等复杂词汇;开展魔术表演训练、AI知识科普、地球知识求索、《木偶奇遇记》课本剧排演等。系列课程激发了儿童学习兴趣,引导儿童从“不敢开口”转变为“主动表达”,逐步建立用普通话沟通的自信。


实践团成员在为孩子们展示趣味科学实验。李思雨 供图


制作蚕丝扇的活动现场。蒋文博 供图

深耕调研宣讲 赋能乡村民生

  实践团同步推进两项务实工作。活动期间,成员化身“语言调查员”,开展语言生态走访调研,了解当地普通话使用情况,记录方言特色词汇与发音规律。7月8日,针对村民关心的“子女上学经济负担”问题,实践团开设“国家资助、助你飞翔”专场宣讲,详解国家助学贷款、奖助学金等资助政策,为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展“一对一”的政策咨询服务。村民冯大叔表示:“政策讲得明明白白,娃上大学的顾虑少多了。”


实践团成员们在为村民详细介绍资助政策内容。蒋文博 供图


资助政策宣讲会活动现场。张锦鹏 供图

传承非遗文化 绽放实践成果

  7月10日,实践团带领76名儿童开展非遗扎染体验课,从布料挑选、图案设计到捆扎浸染,沉浸式感受传统工艺魅力,在动手实践中培育文化自信。7月12日,实践团在村委会广场举行成果汇报演出,孩子们先后呈现舞蹈《加油鸭》、朗诵《少年中国说》、话剧《木偶奇遇记》等节目,用标准的普通话与饱满的情感展现成长,赢得在场村民的阵阵掌声。


实践成果汇报演出闭幕式。楚慧琪 供图

  此次实践活动通过语言推广、教育帮扶、文化传承多维发力,既为李坪村儿童搭建了成长平台,也让青年学子在基层实践中深化了社会认知。大正英才班将组织受助学生持续开展乡村振兴与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引导学员从“受助者”成长为“助人者”,让更多青年学子在扎根基层中汲取成长养分,着力书写新时代青年与祖国同频共振的奋斗篇章。(通讯员:楚慧琪)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