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大国家资助和助学贷款政策的宣传力度,确保学生资助政策精准触达每一个有需要的家庭。2025年7月13日至17日,广州新华学院云麓薪传突击队深入清远连州市丰阳镇,开展“政策入乡·筑梦同行” 国家资助和助学贷款政策宣传活动。队员们以脚步丈量政策落地的距离,用乡音传递政策温度,以实际行动践行服务乡村的承诺,努力让资助之光照亮每一个求学梦想。
前期铺垫:走村入户摸需求,政策种子先播撒
为确保政策宣传“精准滴灌”,广州新华学院队员提前深入丰阳镇,在菜市、超市向村民调研助学贷款认知度,细致讲解政策细节。
起初,“贷款”二字让不少村民心生警惕,常遭“没钱贷啥款”的拒绝,问卷上“不清楚”“没听过”成高频词。队员发现,政策陌生感与“贷款”心理负担是主要障碍。调整方式后,队员们回到市集,蹲在菜摊旁、站在货架边,用通俗语言拆解利好:“上学时利息国家付,毕业有缓冲期还本金,专门帮娃圆读书梦!”耐心沟通逐渐消除隔阂,队员们顺势邀约村民7月17日到镇中心广场详询政策,“去广场问政策”成了乡邻间的温暖约定。
队员们向村民分发问卷进行调研
课堂传策:趣味教学融政策,童心点亮求学梦
7月16日,广州新华学院的队员们走进清远连州市丰阳镇文化站,将国家资助政策宣讲巧妙融入支教课堂,为孩子们送上一份特殊的“成长礼物”。
踏入文化站教室,迎接队员们的是孩子们求知若渴的目光。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讲堂”,团队以“新华薪传授知识,云麓学子创未来”为引,用通俗语言和生活案例讲解助学贷款申办流程、奖学金激励体系,让“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承诺化作温暖力量。
趣味知识竞答、情景模拟让课堂升温。孩子们放下腼腆,小手高挥,争相诉说梦想:“想当医生救死扶伤”“要考大学建设家乡”。谈及“知识改变命运”,队员们顺势阐释国家资助政策正是托举梦想的有力臂膀。政策宣传由此从“被动听”变为“主动懂”,孩子们眼中闪烁着借政策之力勇敢追梦的坚定光芒。
支教课堂上队员用生动图示讲解资助政策
集中宣传:广场摆摊+流动宣讲,政策暖流遍乡村
7月 17 日,印有“国家资助伴你成长,助学贷款助力成才”的蓝色旗帜在丰阳镇中心广场飘扬,宣传摊位上的资料摆放井然有序。广州新华学院队员在此开展集中宣传,政策服务送到村民家门口。
队员们兵分两路:流动宣传组化身“政策快递员”,穿梭在乡村小道与集市,递手册、作讲解,“孩子上大学有政策支持”的热忱话语传遍街巷;驻守摊位组则细致接待咨询村民,将资料摆得整整齐齐。
流动宣传组队员向村民们介绍国家助学贷款
“这贷款利息怎么算?会不会很贵?”一位高考生问道。队员当即翻出政策页解答:“上学期间利息全免,由国家承担;毕业之后开始还本金和利息,且毕业后5年内只需还利息,不用还本金。”
一位老爷爷指着宣传海报询问办理地点和手续,队员递上手册笑着说:“让您孙子带身份证、户口本、录取通知书,去户籍所在地县(区)级教育局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就能办!”
“原来政策这么好!”一位在读大学生感慨。细致解答让村民眉头舒展,疑虑渐消,政策暖流浸润着每个有需要的家庭。
队员们在摊位前为村民们解答疑问
从7月13日至17日,从街巷调研到课堂宣讲,再到广场聚力,队员们用扎实的行动,让国家资助政策从纸面文件转化为惠及千家万户的切实帮助。这不仅是一次政策信息的传递,更是一场政策与民心的深度连接。当有需要的家庭能清晰知晓、有效利用政策,乡村学子的求学之路便多了一份保障,更多梦想得以在政策的支持下扬帆起航!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