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育英才:云南工商学院数据库系统课程创新成果入选华为优秀案例
在数字经济浪潮下,数据库技术作为新工科领域的核心支撑,其人才培养模式革新备受关注。近日,云南工商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朱晓晶老师带领的“数据库系统”课程团队,凭借“产智双驱、能力为要、个性育才”的创新理念,构建起具有行业引领性的教学体系,相关成果获评华为ICT全国优秀教学案例,并在省内外7所高校推广应用,覆盖学生超3000人,为新工科人才培养提供了鲜活样本。

一、理念革新:构建三维驱动教学新范式
课程团队以华为等头部企业需求为导向,首创“产智双驱”教学模式,将产业真实项目与智能技术深度融合。通过重构“基础-应用-综合设计”三级课程体系,引入openGauss国产数据库实训平台,开发电商系统、银行系统、慢性病管理系统等典型工程案例库,实现教学内容与产业需求的无缝衔接。教学评价方面创新“课证赛岗”四位一体机制,数据库认证证书获取率提升40%,在华为ICT大赛等高水平竞赛中斩获国家级一等奖等30余项荣誉。


二、模式突破:打造“六有课堂”育人生态
主讲教师朱晓晶提出的“有温度、有深度、有挑战、有创新、有协同、有效能”六有课堂模式,通过AI助教系统实现个性化学习闭环。智能答疑系统日均处理学生提问超200次,精准识别学习薄弱点;结合企业导师进课堂机制,形成“数据驱动-个性辅导-精准评估”的创新教学路径。该模式获2024年省级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相关研究成果获全国高校程序设计教育大会特等奖。


三、思政融合:构建“一主两辅”育人体系
课程团队创新“大思政”育人模式,将课堂教学、校内实践、校外实践三环节有机融合。通过开发“数据库中的红色基因”系列案例,在SQL优化教学中融入“感动中国”数据建模,在事务处理章节引入抗疫物资调配案例,实现专业知识与价值观教育的双线渗透。该模式获评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相关成果获教学成果三等奖,朱晓晶老师获评校级优秀教师及跨校教研室优秀负责人。
四、辐射效应:引领新工科教学改革
目前该课程已建成校级一流课程、智慧课程双平台。课程团队开发的国产化数据库教学包,相关经验在华为ICT学院联盟年会上作主题分享,应用价值获广泛认同。据统计,采用该模式培养的学生,在数据库工程师岗位的平均适应期缩短30%,毕业生服务地方信息产业的比例达78%,真正实现了“毕业即顶岗”的高质量培养目标。

五、专家点评:教学创新的示范价值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专家对该成果给予充分肯定,指出其突破了传统数据库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的瓶颈,其构建的“产业需求牵引-智能技术赋能-个性发展支撑”的三维架构,为新工科课程改革提供了极具参考价值的范本。特别是在国产数据库生态建设背景下,课程与华为等领军企业的深度合作模式,对培养符合国家战略需求的数智人才具有示范引领意义。
据悉,云南工商学院“数据库系统”课程团队将持续深化课程建设。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将这一成功模式推广至全国30所合作院校,并积极探索基于大模型的智能教学新形态,持续为新工科人才培养注入澎湃动能。这一创新实践,生动诠释了产教融合赋能高质量人才培养的强大生命力,为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书写了精彩篇章。
来源:云南工商学院
作者:朱晓晶
编辑:高丹阳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