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礼国庆!云南经济管理学院揭幕32米斑铜版《清明上河图》
9月27日下午,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在安宁校区翰文院内举行32米大型斑铜艺术作品《清明上河图》揭幕仪式。该作品由68位师生与工匠耗时166天、耗铜近6吨精心打造的32米大型斑铜艺术作品《清明上河图》正式亮相。

斑铜,是云南独有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始于明末清初,至今已有300余年历史,2008年正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清明上河图》则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传世名作,生动还原了北宋汴京的市井烟火与都城繁华,堪称中华文明千年传承的鲜活缩影。

云南省民营企业家协会会长花泽飞致辞
在致辞中,云南省民营企业家协会书记花泽飞表示,斑铜版《清明上河图》实现了云南的铜火与中原的墨云相融合,是技艺嫁接与文明对话,是“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生动体现,标志着非遗保护从静态模板式守护迈向活态创新性发展。他希望学校勇担文化使命,既要做知识传授者,更要做文明传承者、创新催化者,让斑铜光芒照亮学子匠心之路。

云南翰文教育集团董事长杨红卫致辞
云南翰文教育集团董事长杨红卫指出,斑铜版《清明上河图》不只是艺术珍品的诞生,更是文化的苏醒,是一群人以热爱坚守结出的匠心硕果。她介绍,翰文院的创建及本次校企合作,初衷就是让同学们亲历感知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在触摸传统技艺中厚植文化自信。通过产教融合,学校工艺美术等专业师生全程参与设计与制作,实现了“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真正把课堂延伸到文化传承的现场。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督导专员)徐宝春致辞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督导专员)徐宝春表示,该作品凝聚了匠心智慧与青春力量,是学校推进“美育浸润行动”的鲜活实践。学校将继续坚持“五育融合”,构建“非遗进校园、美育入课堂、匠心润心灵”的育人平台,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昆明市斑铜厂董事长曹以祥致辞
昆明市斑铜厂董事长曹以祥介绍了32米斑铜版《清明上河图》的创作背景,并强调该作品不仅是一件艺术精品,更是一张亮丽的文化教育名片,其陈列有助于激发师生的文化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学生代表张敏发言
学生代表张敏分享了参与斑铜版《清明上河图》制作的心路历程。她表示,在亲历制作环节的过程中,不仅体会到非遗技艺的艰辛与精妙,也更加坚定了作为青年一代传承与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与使命,未来会带着这段经历与感悟继续前行,努力让斑铜之美走向世界、走向更远的未来。

未来,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将以艺术文化产业学院为平台,打造更多“非遗+科技”“非遗+文创”“非遗+金融”产业样板,探索文化资源价值转化的全新路径,让传统技艺焕发新生机,把文化软实力转化为推动地方发展的硬支撑。
来源:云南经济管理学院
作者:张叔英
编辑:高丹阳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中国教育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