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杭州市滨和小学常务副校长田燕芳:“六和启梦”打造最优发展平台,还孩子纯粹童年
2017-11-01 11:19:00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

  打造“六和”教师团队,让老师自由绽放

  虽然滨和是一所新学校,教师团队得到了不少业内人士和家长的好评,是不得不说的亮点。除了领衔的田燕芳外,其他28位老师大部分都是教育圈的资深人士,平均年龄不超过29岁,而有丰富教学经验的80后骨干教师最多。就连小学里比大熊猫还“宝贝”的男老师都出奇的多,占了48%的比例。

  对于这一点,田燕芳相当自豪。“我们前期招聘教师的时候就是想着多招点男老师,因为男老师能够教会孩子有勇气、敢担当,对于小学阶段孩子的成长非常有利。”除了如此罕见的男、女教师配比外,这“六和”教师团队还有很多值得称道的地方。

  在29位教师中,有滨江区骨干教师7人、优秀教师13人、教坛新秀7人,杭州市优秀教师11人、教坛新秀5人,浙江省教坛新秀2人。据统计,近五年来,这些教师在课堂获奖情况上也非常喜人,奖项包括全国一等奖,浙江省一等奖,以及杭州市和滨江区的一二三等,获得全国及省市一等奖的老师更是超过20人次。

  另外,在教师的配备和运用上,滨和也非常灵活和有效。为了高效实施推进“启梦课程·半日走班”,学校采取部分课程配备专职老师、部分课程由原任学科教师兼任两种方式相结合。除了校内教师外,滨和还有不少校外的学科专家作为智囊团。学校将滨江区级教研员、教科员及以上专业人士作为学科专家引领与学校教师自主研发相结合,广泛、深入的开掘校、内外相关的课程资源,以保证校本课程的设计、研发和推进等。

  “想要还孩子一个纯粹的童年,就该让老师自由绽放。”为此,学校建立了“到达度”评价体系。那么,什么是“到达度”呢?田燕芳解释说,现在的评价体系都相对笼统,有时候孩子根本无所适从,同时也会压力过大,为了解决这类问题,老师们将各个学科的教学大纲进行分解,撰写阶梯式的评价细目,并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执行。同时,编制学生“到达度”评价手册,通过智慧教育平台,使之成为学生过程评价的载体,落实每个学生的个性化评价。

  “到达度”评价体系执行一段时间后,田燕芳惊喜地发现,评价成为了孩子与老师自发自觉的行为,而过程性评价也给予教师充分的教学自由。“‘到达度’评价就像在为孩子搭台阶,让他们一步一步走向更高的高度。与此同时,也将评价权交还给老师,让教师能够尽情绽放各自的教育特色。”

  其实,不论课程设置还是教师团队的构建,抑或是“到达度”评价,都是一脉相承的,都是为着“还孩子纯粹的童年”这一教育理想展开的。“我们希望实现孩子的‘全人成长’目标,希望学校成为孩子最优发展的平台,让六年时光为孩子的终身幸福奠基。”田燕芳如是说。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