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 (编辑 陈显婷 通讯员 李宙燕 姜敏 摄影 鲁舒扬 邱玲玲)4月14日,香港播道书院六年级师生一行在叶焕婷副校长的带领下,来到杭州市大关苑第一小学,开启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文化交流之旅,增进了香港与内地教育的深度互动,拓宽了两校师生的视野。
结对签约话友谊
踏入校史展厅与跨学科项目化学习长廊,播道书院的师生们仿若踏入时光隧道与知识殿堂,在岁月沉淀与创新教学的交织中,深入了解学校的办学历史、特色与成果。
欢迎仪式上,大关苑第一小学书记、校长项声菊致欢迎词,她首先向远道而来的香港播道书院师生们致以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诚挚的问候。“杭州与香港,一水连南北,两地共华章。”
项书记提到,两校因教育结缘,因交流相聚,既是中华文化血脉的共鸣,更是教育理想的同频共振。大关苑一小始终秉承“健康第一,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致力于培养具有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的新时代好少年。教育的真谛在于“以文化人,以行践知”,而香港播道书院在融合中西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模式上的宝贵经验,值得学习“希望两校师生能在思想的碰撞中激荡智慧,在文化的交融中增进理解。”
欢迎仪式后,香港播道书院与杭州市大关苑第一小学结对仪式正式举行。双方代表庄重入座,在全体师生的共同见证下,签署结对协议。笔墨落下,意味着两校缔结下深厚情谊,开启教育合作新篇章。香港播道书院总校长卢伟成(香港特区政府教育终生成就奖获得者)通过线上视频的方式祝贺两所学校正式成为姊妹学校,并作诗表达美好祝福:“姊妹学校兄弟情,他山之石来攻玉,培育人人当栋梁,关心家国天下事”。
现场,双方学校互赠礼物,寓意着携手同行、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美好愿景。
随后,杭港师生的文艺汇演堪称视听盛宴。苑一合唱团以一曲《世界赠予我的》温暖开场,悠扬的和声如春溪流淌,将现场带入万物有灵的诗意宇宙。当最后一个音符还在穹顶萦绕,童声领唱清泉般穿透夜色,《把未来点亮》歌声如蒲公英乘风而起,托起漫天孔明灯在空中绽放。骤变的鼓点撕开温柔幕布,街舞《真假美猴王》以跃动的身姿诠释青春少年的飒爽英姿。越剧《十八相送》写尽东方浪漫,梁山伯与祝英台穿越时空开启艺术对话,在经久不息的掌声里凝成最璀璨的越剧文化。
香港学生也带来了非常精彩的节目,朝气蓬勃的孩子们不仅唱出了最美妙的旋律,更是落落大方地用流利的中英文介绍了学校的教育理念以及香港的美景美食等文化。令人动容的是,播道书院风雨中的运动会,卢伟成校长借用苏轼《定风波》中的词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一蓑烟雨任平生”勉励全体师生,无惧风雨,勇敢迎接挑战。
互赠礼物环节,香港师生则带来了寓意每一个孩子都能闪闪发光的小星星以及可爱的校园吉祥物,大关苑一小的孩子们拿出准备已久的手绘的三潭印月、花港观鱼、苏堤春晓等充满杭州元素的扇子,精美的物件承载着真挚情谊与美好祝愿,在彼此的手心里传递着爱的温度。
交流分享时,两地师生坦诚相叙,或讲个人趣事,或谈学校特色,或话家庭温暖,或论城市风貌,欢声笑语回荡在校园内,情谊的暖流洋溢在心底。
上午10时许,阳光倾洒校园。在红领巾讲解员的带领下,播道书院师生来到操场,观摩学校升旗仪式。整齐的步伐、矫健的身姿,国旗队与鼓乐队同学们蓬勃的朝气无一不让来宾们啧啧称赞。国歌响起,两地师生高唱国歌,此刻中华儿女的心紧紧地贴在了一起。
非遗体验映匠心
随后“布里生花——扎染”“端午飘香——制作香囊”非遗课堂体验活动分别在美术教室与劳动教室有序开展。在非遗扎染课堂上,杨梦超老师带领同学们了解扎染的历史与文化背景,随后耐心指导孩子们制作,将白布通过捆扎、扎结等方式定型,再用扎染染料浸染。通过控制松紧与浸染时间,形成了独特纹样。拆线后,蓝白等颜色相间的图案跃然布上,每一件作品都充满着随机的美感。来自香港的同学们相互交流了心得,感受传统工艺的匠心与创造力,完成了属于自己的扎染艺术品。
胡宏沛老师为香港的同学们开启了一场充满魅力的传统文化之旅,课程以制作结艺香囊为主题,将传统手工艺与文化传承紧密相连。胡老师耐心细致地指导孩子们如何填充香料(桂枝、艾叶、陈皮),其中的艾叶还是苑一的同学们自己种,自己晾晒而成的。如何起编,如何装饰,如何加固,大有学问。胡老师希望通过这堂生动的新型劳动课,让孩子们感受到香港与内地同根同源的文化纽带,就像这枚缠绕着五彩丝线的香囊,香港与内地血脉相连,情谊在文化的传承与交流中愈发深厚。
传统技艺在师生们的指尖流转,蓝白相间的扎染布、香气四溢的香囊,不仅是匠心独运的手工艺品,更是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与交流的鲜活见证。
杭港同心向未来
天空湛蓝,阳光明媚,杭港两地师生笑容灿烂,用合影为此次交流活动画上圆满句号。镜头定格的瞬间,不仅是两地师生情谊的珍贵留念,更是教育交流征程上的深刻印记。
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但友谊的种子已悄然生根。教育无界,同心同行。此次交流学习,是一次跨越地域的教育对话,是一场文化交融的心灵之旅。它为两地师生搭建起沟通的桥梁,在增进友谊的同时,更促进了教育理念的碰撞与融合。相信两校将以此次活动为起点,共绘教育合作的同心圆,共筑文化传承的连心桥。
未来,大关苑第一小学将继续秉持开放、合作、共享的理念,持续深化与香港及更多地区学校的交流合作,为推动拱墅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 吴文建 陈显婷)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